《我是谁——意象对话解读自我》读书笔记

心理学家所谓的共情,我的体会,就是当我们把自己协调到来访者的频率,自己不弹出任何声音的时候,来访者的声音在我们身上的共鸣。

咨询师体验这个感受,没有任何推测,因为这个感受是他亲自感受到的,但是他也知道,这不是自己的感受,是来访者的感受。

我的理解:就好像咨询师要进入一种无我的状态,似乎自己是一把琴,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只是自己的琴弦对来访者产生了共鸣。这种共鸣,完全忠实于来访者的频率,不掺杂主观的推测和思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认知-体验模型包括三个阶段:探索、领悟和行动。 探索阶段 理论基础:当事人中心理论。 五个步骤:(1)解释...
    余师师阅读 472评论 0 0
  • 秋 韵 文/未曾谋面的笔友陈利 图/流连忘返的秋意浓浓 秋天悠扬而温怡,秋意漫洒苍穹,秋里散...
    翾zm阅读 746评论 0 3
  • 今年高三,整天在学校学习。但成绩还是不见起色。努力不够?天赋不足?或许吧 为此我决定去找一条新路。艺术生。是的,大...
    赢毅阅读 201评论 0 0
  • 我只能悄悄地看你 你如那似火的骄阳 太过耀眼 太过明亮 我无法直视 只能悄悄埋下 爱恋的眸光 我只能悄悄地听你 你...
    卑鄙的橘子阅读 208评论 0 1
  • 一个新角度,一个新世界 一个新高度,一个新世界 一个新态度,一个新世界 一个新深度,一个新世界 一个新风度,一个新...
    秋水闲凉阅读 365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