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茉莉
简书送的《与父母和解》一书,读后百感交集。与实际生活一联系,行动带来了重大突破。遇见简书,唤醒更深层次的自己。
在教养的关系花园里,如果你处理得当,那你的花园就会枝繁叶茂、四季如春。倘若处理得不好,那就如同野兽的居住地,一片狼藉。——毕淑敏
最近几年,出现一个词叫“关系学”,很多人说,这是门相当难的学科。大家都晓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然而,却鲜有人知,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是解决诸多人际诟病的根源。换句话说,你面临的人际问题,在你曾经的记忆里出现过。在你的潜意识里,有一只恶魔在潜伏。现在,请与我一起把它抓出!这里有两道命题,第一,你为何总爱无端发火?第二你为何总看别人不顺眼?
(拆书法:RIA。R:阅读片段,作为大标题。I:论点,作为小标题。A1:关联过去 A2:启发未来)
R:你为何无端发火?
当我看到“你为何常常无端发火?”这篇文章的标题时,我就想起经常控制不住情绪,向别人乱发脾气的自己。我总是后知后觉,事后才察觉自己的态度恶劣,可后果已无法挽回。那有木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控制住体内的“洪荒之力”?
一、Why???
第一层妖塔:不信任自己
从根源上看,我们不会平白无故对别人发火,这是基于你打从心底就不信任自己,所以你看到的外在环境,就变成了“别人不相信你,不尊重你”。而这些其实是源于你内在的一场误会。
第二层妖塔:不被信任
为什么你不信任自己?这与幼年时期,父母不信任我们有关。因为没有得到被信任,所以打从心底也没法完全信任自己,会自我怀疑。如果要继续往深处探寻,搞懂为什么父母会不信任我们?这有可能就跟他自己的父母有关。所以这本书的封面说,每段关系里,都有6个人:我、你、和我们的父母。
第三层妖塔:不相信别人
你不信自己,又怎会信别人?当我们感到不被信任时,会觉得一切都在崩塌毁灭。如果打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我们会变得极其敏感恐惧,无法从心底信任自己,也根本没办法相信别人。因此不自信,会影响到你的人际关系。
第四层妖塔:怕失去对方
此外,这跟你担心“做得不够好,会失去对方”有关。也就是说,为了蒙蔽你害怕失去对方的这种感受,你告诉自己这是对方不信任我。然而,这只是一场内心戏。
第五层妖塔:你真的不达标
因为害怕,所以才主动发起攻击。
当面对越重要的人或事,我们的内心就越渴望获得信任与认同。然而结果往往是,你辛苦完成的任务,对方来一句“拿回去重改”。这看似残酷的结局,和让你的受伤的人,其实是你为自己埋下的。看到这里,你可能会不服气,凭什么我受委屈还怪自己,有毛病!
然而,这样的结局正好说明,我们交到别人手里的结果,确实不够好。我们很辛苦,这点毋庸置疑。可这个结果离咱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和理想的结果,恐怕也未达标吧。所以真相是,你没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而对方也不满意。所以你拿别人的脸色惩罚自己,其实是在跟自己置气。我们对于自己,其实也不如想象中那样满意。而对方给出的反应,正好一针见血地戳中了我们为自己设下的骗局--你,真的不达标。
二、How??
读到这里,你不妨也回忆下过去,你会发现,在遇到一些我们自认为“不公平的对待”时,我一定要找出“到底我是对还是错”的答案。如果我是对的,就把自己变大,对对方充满愤怒感。而如果我是错的,就会把自己变小,唤醒内心的惭愧感。所以,面对越重要的人或事,我们就越容易突然间暴怒。但这个真的不是别人的错。我们必须通过这个现象,来反观自己。那究竟要怎样灭掉这团火?
1.发自内心地去认可接纳自己。
因为不够相信自己,就会害怕被别人看穿,才要故意去掩饰。担心对方会失望地离我而去。内心的威胁感,会迫使我们去主动攻击,去发怒或埋怨。所以当你坚信自己,全然接纳当下的你时,就不会像个敏感的孩子。如果一定要靠获得他人的认可而活,我们会很累,且内心会无能空虚。
2.尽力做更好,至少让自己满意。
你无法决定别人的态度,但你内心的成就感取决于你自己。再努力一点,改变心境,从而扭转局势。
3.走出痛苦漩涡,理解父母的爱
而对于年幼时的不被信任感,唯有父母如此重要,也只有他们能轻易摧毁我们心中建立的信任感。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习原谅。
所以,请相信自己,不要曲解别人的反应。
三、ME!
我的思考:A1:谈到信任与我实际生活的联系,我想起两件事情。
一母亲为何屡次毁掉我最爱的东西?二与母亲沟通,为何困难重重?
也许是因为,她不相信我看动慢还能考出好成绩;不相信我吃零食不会生病……而我的问题在于,我自己对结果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与此同时,我的成绩和体质也不稳定。
我发现与母亲吵架,大多数时候是由于彼此没理解对方的意思,用自己设立的结局套进去。我的问题在于,没有提前做好足够的准备,该说的、不该说的,通通报告给她。而她问的,我却没有说清楚。所以彼此要不到想要的答案,各自气急败坏地怪对方。
A2:那未来我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甚至减少它的发生?
一方面,我得做有把握的事,用事实去粉碎母亲的焦虑。做到让她放心,让她看到我的成长。另一方面,三思而后行。明白每句话需要解释的时间成本与沟通成功的概率。没把握的、会引爆战火的、她不希望听到的,就没必要说出来自讨苦吃了。
爬上这五层妖塔,我很多郁结在心中的苦恼,瞬间守得云开见日出。你呢,读完是否有所收获?
R:你为何总看别人不顺眼?
一、Why???
第六层妖塔:怪你目光太挑剔
根源是你发现自己父母的能力有限,而你自己的能力也有限。结果你的目光就变得很挑剔,去别人身上找刺。你轻易地发现别人的不完美或缺点,怎么看别人都觉得不顺眼,对别人很不满意。
第七层妖塔:你就属于这种人
往往,我们嫌弃别人的那些个缺点,正是我们想从自己身上拔掉的那根刺。这样的说法,张德芬老师也讲过,我认真思考后证实了。不得不承认,那些别人身上我所看不惯的东西,其实在我身上曾经也出现过,甚至我极力想否认我是这样的人。
第八层妖塔:你害怕成为这种人
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叫Ding的女孩,从小被父母告知,她在肚子里面抢了弟弟的养分,导致双胞胎弟弟无法顺利来到世上。于是,她认定自己是个自私、剥削别人的人。此后,她格外包容身边的男性朋友。一来是害怕被指责自私,二来她越包容,别人越得寸进尺,最终竟然把双方“培养”成个自私鬼。她无助之下找了作者(心理咨询师)。从这个例子,你看出了什么?
第九层妖塔:你活着“这类人”阴影中
这一点可以从上面的例子看出。书中说:我们是独特而有力量的,在每一段独特的出生故事里。你的故事是什么?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你愿意说给我听吗?
二、Me!
我的思考:A1:通过这个例子,我联系自己过去的故事,居然一下子解开了3个心结。
我想到自己,从来不喜欢贪别人的东西,格外自觉,注重教养。而我却记得,小时候寄人篱下,常常听到这样的讽刺:“吃吃吃,我家都要被你吃穷啦!真是没教养,你有什么资格跟我分享零食?”我害怕诸如此类的话,再次听到。所以格外克制自己。结果是每当我看到身边有酱紫的人或行为出现时,会感到非常讨厌,非常看不顺眼。
不过这本书并没有告诉我所有的答案,比如我心中另一个谜团--我到底为什么不敢看男生的眼睛?要不,你帮我支支招~
还有另一个事情与这个论点相关。我自以为我很暴躁,但身边的朋友却都觉得我很温柔,那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自己都蒙了。照这条线索找到了一点蛛丝马迹,因为我不想像我父母一样暴躁,控制不住情绪。所以我在人前会很克制自己,但只有我知道内心有一团火在烧,在那些非常不爽的情况下。
这第三份回忆,是我的出生故事。从妈妈口中听说,我是爷爷从田里捡来的,当时他挑着扁担,一头放着我,一头放着给工人们吃的饭。当时家里正在盖房子,我整天跟爷爷待在一起。虽然我知道这个故事是妈妈哄我的,但我却坚信,那时候的自己是最快乐的。而后来爷爷去世了,我更加坚信,爷爷之后,我再也得不到无私的爱。也许这些只是幻想,却导致我从心里怀疑父母对我的爱。
会在心里反复纠结,“你到底爱不爱我”这个问题的人,除了女朋友,还有一类人,就是像我这样的独生女。明明占有父母所有的爱,却还不自信。我经常在母亲反对我各种选择的时候,纠结她到底是为了我?还是为了她自己的利益才反对的?其实我很害怕,她会因为我的决定而不要我。我对自己不自信。直到今天,我才突然发现,我完全没有必要去怀疑。她一定会支持我的!
三、How??
那么,想寻找到问题的根源,这还得看,你经历了什么?去探寻,去思索,去解开封存心底的秘密。你会发现,当你能够与父母顺利和解时,其他的人际关系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就是奇妙的关系学,使你的生活事业,各方各面得以平衡。对于一个独生女而言,世界上没有比与父母沟通更困难的事了。我终于解决了人生一大难题,愿你也一样,诸事如意~
每一个想法启动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的连接。即使是不合理的想法,也有一个想象或真实的故事。——《与父母和解》
茉莉写于20170817-18,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