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有何弊端?春秋战国的诸侯对孔孟都礼遇有加,就是不用

首先我们要看清,孔子的思想是两千多年前所创造的,而不是立足于现在,小编不想用现代生活的节奏来评判孔子的创造,让我们把时间倒回战国时期,一起分析孔子思想为何没被重用?它究竟有何弊端?

大家都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可以看出孔子之学确实是太平盛世的治国法宝。然则,在战国时期,孔孟二人游说各国,虽然接待的人都礼遇有加,但却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使用孔孟学说,究其原因就是,针对当时的情况,不实用!

在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周天子在洛阳虽然依旧是天子,但是哪个国家都敢来拔一下这只老虎的胡须。春秋时,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正值天下争霸,而到了战国时期,天下角逐到了巅峰时期,此时有七国并立,秦、魏、赵、韩、齐、楚和燕国。各个国家变法的变法,练兵的练兵,都想着一统天下,而此时到处游学的孔孟二人所提倡的儒术,自然也就很难得到重用。

孔孟的思想是什么呢?“仁,义,礼,智,信”作为衡量人和事物的标准,君臣之间有明确的分界,也就是说每个阶级都有明确的分界,这样才不会有以下犯上的事情发生,国家才够稳定。而且孔子还提倡“有教无类”,重视教育轻视劳动,重官员轻农民。

秦国何以成功?有商鞅变法才有后来的秦国一统天下,而变法中就废除了奴隶制就算是最底层的士兵也可以通过杀敌来进爵,就算是一个农民也可以靠多种田来进爵,而这就恰好和孔子的思想冲突,实时说明,在当时的背景下,商鞅变法更胜一筹!

正值天下争霸时期,国家最需要的就是士兵和粮食,而儒家所提倡的学说恰恰不能给国家带来士兵粮食,诗书礼仪没错,错的是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并不允许它存在,但太平盛世不同,从后面儒家的地位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孟之学确实可以是治国大道,只是前提是太平盛世。

孔子思想到了今天被怎么看?光等级制度这一条就够让天下人抨击它,然放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孟之学的弊病究竟是什么?它会使国无活力,难担一统天下的大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爱水果的小仙女们应该都抵不住草莓的诱惑吧 要颜值有颜值 要味道有其独特的味道 反正酸酸甜甜就是我 本次画把高光给过...
    晨星手绘阅读 199评论 0 7
  • 从前 你以海螺公主的姿势 拖起一个丑小子欢快的梦 当年 你以女娲的功力 给家庭带来呱呱的喜悦 过去 你迎风雪 冒酷...
    水天一色的美阅读 1,403评论 37 34
  • 天渐晴,菊花放,夕阳斜照行人忙。 百花谢,雁成行,声声鸣叫齐凄怆。 怅!怅!怅! 秋风爽,叶枯黄,风吹叶落自凄凉。...
    天涯共此时_cf4c阅读 240评论 0 1
  • 浩瀚长空披帘幕,倚窗凭栏赏月台。 丝丝凉意侵衣袖,滴滴细雨游脸腮。 落叶不随西风去,天蓬未见嫦娥来。 举杯何处邀明...
    刘大胖阅读 4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