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都是口是心非的

今天读到一本书《算法时代》,谈到算法如何应用在婚恋网站的时候,作者举了一个例子,match.com 最早的版本是让用户填写自己的约会诉求,算法将这些内容提炼出若干维度,比如年龄,性别,发色,学历等等,等等,然后在海量的用户中帮助用户找到 Ta 理想的约会对象。看起来很自然的一条策略,却在上线后遭到失败。
后来match.com 经过很多思考和试错,彻底把这条策略放弃掉了,他们不再询问用户的意见,或者完全忽略掉用户填写的关于理想约会对象的每一个文字,而是直接搜集用户浏览的历史数据,基于这些用户关注的历史内容做推荐,版本大获成功。

简而言之,这个案例仿佛佐证了人类的一个特性,在择偶这个看起来有点私密性的问题上,人会口是心非,哪怕他是在对机器提交自己想法。

初看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仔细想想,其实很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
在我们自己的周围,如果你问一个单身的年轻人,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

Ta要么含糊其辞,自己也很难答上来;要么勉为其难写出一篇征婚贴,内中的要求,什么阳光,上进,会做饭,情绪稳定…… 真正找下来,找到的往往是秃头的暴躁男,但是很有钱。

口是心非的原因,有时候是语言的驾驭力超出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我们掌握的词汇太有限了,你让我说出二十中女孩子,我一时半会可能还描述不过来,但是现实中不止100种,1000种;

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方便公开说出来,这个大家都懂;
也许还有一个原因——大多数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自己应该要什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