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九艳阳天
在教育的浩瀚星空中,创新恰似那一颗独特而闪耀的流星,它划破常规的夜空,带来新的光芒与希望。然而,这璀璨的光芒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未知与挑战,让每一位勇于尝试创新的教育者,都如在薄冰上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与压力。
作为一名临时代课教师,我接手了一个新班级,每周仅有一小时的时间用于期末冲刺,班级里不过十多个孩子。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孩子们一边做试卷,我一边巡查并现场批阅。这种即时反馈的方式,能让我迅速发现孩子们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效果显著。
这一次,面对全新的情境卷,我深知其难度与以往不同。考虑到刚接触这些学生,对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还不够熟悉,我提前进教室发放试卷,期望能充分利用这宝贵的一小时。孩子们开始答题后,我便穿梭在课桌之间,一边批阅,一边观察。当发现有孩子被难题困住时,我毫不犹豫地进行一对一指导,希望能帮助他们突破思维的障碍,理解题目的精髓。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悄然流逝,很快便到了下一页。然而,剩余的时间大约有17分钟,看着孩子们焦急又迷茫的眼神,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采用边读题边讲解的方式,引导他们在文中查找信息,教会他们应对情境卷的有效方法。在我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逐渐找到了答题的思路,紧锁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来。
我本以为这次创新的教学尝试,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新的学习之窗,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可没想到,这份良苦用心却引来了误解。有家长向校长举报,称我没有备课。那一刻,委屈与无奈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真没想到我满心的热忱与创新的尝试,在他人眼中却成了不负责的表现。
创新,为何总是让人如履薄冰?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框架与模式,挑战了人们习以为常的认知与习惯。在教育领域,每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每一次大胆的尝试,都需要时间去验证其效果,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往往要承受来自各方的质疑与压力。家长们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这种看似“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法难以理解,他们担心这样的教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损害孩子的利益。
同时,创新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尽管我怀着美好的初衷,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情境卷,但结果却难以预料。也许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也成为了他人质疑的理由。每一次创新,都是在未知的道路上探索,前方可能是鲜花满地,也可能是荆棘丛生,教育者在迈出创新的步伐时,不得不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困境。
然而,即便创新之路艰难得如履薄冰,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停下脚步。教育真的需要创新,唯有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与模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每一次的质疑与误解,都应成为我们反思与改进的动力,让我们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就像那在薄冰上行走的人,虽然步步惊心,但只要心怀坚定的信念,掌握正确的方法,再加上领导的理解与支持,最终定能跨越障碍,抵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