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后风光

【原创非首发,首发《中国新闻周刊》,旧稿整理,文责自负】

【470万权重白金会员+20年传统媒体写手,欢迎点击加入本人旗下简书会员:风清不扬


白居易的《长恨歌》写道,“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写的是大陆道士到海外仙山寻访,巧遇已经升仙的杨贵妃,于是杨美女从梦里醒来下床迎接。

要说白居易的诗就是好懂,看这几句就很有镜头感,彼时彼景仿若眼前,“珠箔银屏迤逦开”一句更是充满了一种美丽绽放的舞台感——因为屏风打开后出来的,是一位睡眼惺松衣冠不整的性感美女呢。

说到诗里的“银屏”,那并非白居易凭空添加的表演道具,而是汉唐延续到宋代的生活习惯。那时的床笫之上或之下,常有折叠式的屏风围着四周,既为御风也为美观。宋代《太平御览》记载某老婆很多疑,总怕老公搞外遇。此老公为了治他老婆,于是与老婆的哥哥同床共睡,却“取一绛裙挂着屏风上”,那女人果然来了,“拔刀径上床”,差点闹出血案。引用这个并不性感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屏风具有遮挡和轻推即开的物理特性。

理解屏风的这种特性以后,再看晚唐韦庄的词句就会有某种联想存在:“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绿云倾,金枕腻,画屏深”。你看夜深人静之时,美人宽衣解带在楼上睡觉,性感身躯半隐在画屏深处,画屏本身又是轻推即开的,于是就有一种若即若离和无声等待的诱惑感,让人恨不得爬上墙头钻进床头。

既然床上屏风有时直接称作画屏,自然说明屏上应当有画。李白的“巫山枕障画高丘”,屏上画的是山景;欧阳修的“枕畔屏山围碧浪”,画的是流水;贺铸的“一屏烟景画潇湘”,画的是烟雨江南。这些是比较雅的,也有比较俗的。晚唐杜牧的《屏风绝句》写道,“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屏上居然是名画家周昉笔下的美女图。不知临睡之际,望着四面美女的屏风,会是怎样的感觉?

此处提到周昉的美女图,那可不是一般的美女图,那是出名的性感美女图。《太平广记》载,晚明画家兼收藏家张丑在太原王氏大姓之家中,见到唐代著名画师周昉的《春宵秘戏图》后欣喜欲狂,当即以重金购得。那是一张什么图?那是一张春宫图。据说画的是唐代宫廷的事儿,图上“五女一男嬲戏不休,是诚古来图画所未有者”,估计性感是性感了,但毕竟是庸俗不堪让人心惊肉跳的黄色画卷,还是让我们一起鄙视它吧。

当然,依靠在屏风上面画个美女来制造性感,终归比不上屏风里面睡个美女的性感来得真实诱惑。温庭筠写道,“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一掩一垂之间,镜头变暗之际,暗示着床上可能发生的一切。还有五代花蕊夫人写的,“亭高百尺立春风,引得君王到此中;床上翠屏开六扇,折枝花绽牡丹红。”当事男女身处高山凉亭,床是需要六扇屏风才围得起来的大床,后面的故事可想而知——无论如何,肯定不会是干坐着看牡丹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周文矩,生卒年:不详,五代南唐,,江苏省句容市人。 周文矩约活动于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时期(943~975),后...
    阳阳说画阅读 1,341评论 0 1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
    舞蝶儿阅读 917评论 2 7
  • 曹亮武《南耕词》 [闲中好二首] 双飞蝶,栩栩欲寻春。闲趁花阴扑,描他上绣裙。 杨花落,一任暖风吹。相逐成团去,随...
    北溟鱼_0ba3阅读 4,155评论 1 12
  • [闲中好二首] 双飞蝶,栩栩欲寻春。闲趁花阴扑,描他上绣裙。 杨花落,一任暖风吹。相逐成团去,随风却舞回。 [潇湘...
    北溟鱼_0ba3阅读 4,411评论 1 10
  • 顾恺之、张僧繇 、 吴道子、阎立本、王维、李思训、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张萱、周昉、黄荃、徐熙、韩干、薛稷、李成...
    张子兵阅读 4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