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间发现了一本好书——周岭的《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有些共鸣,觉得有必要认真读一下并记录下心得。
自序
精彩摘录:
他们慢慢甩开了大队伍,走在了同龄人的前列,然而很快遇到了瓶颈:想勤奋,却总是敌不过惰性;想努力,却总是陷入低效的状态;想精进,面前却总是弯路不断;读了很多书,都忘了;付出很多努力,都白费了。他们仿佛越使劲越困惑,越努力越迷茫。
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
读书心得:
这个自序写的很朴实,读了很有共鸣,写出了大部分人的现状和心理活动。
人生在世,出生、成长的环境对我们的心智影响比较大,但又不是唯一的。心智的成长不能被遗传,主要靠自己的阅历、眼界、经历磨炼出来的。
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生活,是不会考虑到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的,是不会考虑会遇到什么困境,还盼望着快点长大,就不用辛苦的学习,就能和大人一样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不用受大人的管制了。
听着长辈们的教诲,总觉得他们老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自以为是的认为只有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自信的认为自己长大后可以处理好一切事情,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难倒自己。
直到碰到了挫折,遭到了社会的毒打,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是多么的无奈。或者在某个时刻突然发现,自己是那么的普通,那么平庸,也想觉醒改变,经过一番折腾后无奈的接受了现实。又转身把自己的无奈转化为对孩子的期望,恨不得把自己的教训和看法都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能够少走弯路。可孩子并不领情,又要再走一次你的老路……
一部分人会自我觉醒,但是遇到努力“瓶颈”的时候,产生了自我怀疑,熬不过去就会重新接受现实,归于躺平;熬过去了,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变得优秀起来。
有些人的觉醒是家假觉醒,总是自我安慰是的学习、做事,看似一天忙碌,由于内心改变的愿望不强,自我改变的动力不足,认知能力的欠缺,学习做事的方法不科学,往往事倍功半,看不到效果或者效率极低。坚持一段时间后也就会不了了之了。
人生没有什么定数,只要去改变,就有可能收获全新的自己。只要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