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老人戴口罩很难?反思一下可能是你的陪伴没有做到位

新型肺炎在庚子年春节之际爆发,举国上下人心惶惶。“怎么劝说家里老人重视疫情,尽量不要出门,出门戴口罩多洗手”成为年轻一代的难题。无论是网络上还是身边的朋友,对此多有抱怨。我们的父母辈还会使用智能手机,获取信息虽不及我们迅速全面,所作判断也可能有偏差,但大致是一种“我知道这个事儿挺严重的了”的状态。但祖父母辈,就很难说服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年春节刚给爷爷买了智能手机,教会他使用微信给我打视频电话。但人家依旧不领情,觉得“我的老人手机更好用,按1就可以给你妈妈打电话了”。我家里的老人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互联网的世界。他们看我整天玩着手机,但无法知道我在玩什么。

我没有办法转发疫情确诊的实时数据链接给他们,只能一遍遍口述传染机制、疫情的严重性、防控的方法……尽量举例子生动夸张描述,企图引起重视。然而我爷爷还是不以为意,认为“我们这里肯定没关系的,你过于敏感了”,还想出去打麻将、串门、聊天。那天他又要打麻将,我没有太多耐心,讲话的声音大了起来:“你怎么想的啊,好好在家待着看看电视不好吗?”

“ 我已经看了一天了!”爷爷走出门的时候喊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心里咯噔一下,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对于上学上班的我们来说,假期的休息时间万分宝贵,只怕不够用。而对于老人来说,可能最多的就是时间了吧。年轻人每天把时间出售换取工资,晚上熬夜获取属于自己的一点时间,时间是我们实现物质与精神需求的一种工具。而老年人每天都有大把的时间需要打发,打发度过时间,已是他们的目的。

完全不同且永远无法真正感同身受的日常,是我们难以劝服老人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们没有站在他们的位置。那这些时代造成的代沟,以及我们认为的老年人的古板、传统、对不在认知范围内的新事物的排斥,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吗?对我们来说也许是,但却有陌生人成功地做到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某豪华直饮水机

说来真的觉得好笑讽刺,而又令人惭愧。这次回来发现乡下家里的厨房安了一个不知品牌名的“豪华直饮机”,上门销售,直接安装,一共2800元,外赠一台破壁机和一台空气清新器。奶奶高兴地说:“这个破壁机连大米都能绞成粉末,你来试一试。”不知这下乡的销售团队施了何种法术,能从我奶奶这样自诩精明的老太太手里拿走几千块的现金。要知道我之前谋划在乡下厨房装个洗碗机可是被她一票否决的。想必销售团队劝说的技术深谙老年人的心理,也应该比我多很多耐心吧。(问了下细节据说会现场做实验,说明自来水有多脏,喝多了会老年痴呆认不出子女等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电视广告里的老人鞋

​平日里给他们买钙片、奶粉、维生素、鱼肝油、黑枸杞,或者买衣服买鞋,我都得把价格往低了说,生怕稍贵一点就说我浪费钱。这次回家奶奶还主动让我给他们买老人鞋,说在电视广告里看到的,现在正在打折,“我把电话记在一个盒子上了,我来找一找,哎老头子不是让你背一下电话吗有没有背下来?”“400-008-9898”爷爷还真背下来了。问了下名字说叫“足力健”,于是淘宝下单一双。第二天陪他们看电视,电视广告正在播老人鞋广告,奶奶说就是这个,我一脸懵,“不是叫足力健吗?这个是舒悦啊。” “那这个也买两双吧,现在打五折,买两双还减100元”,奶奶说。我扫了下电视上的二维码,竟然还是个人微信号,添加问了下价格,折后199、299两个款式,告之奶奶后她觉得太贵不买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感叹中老年市场的消费力,商家广告投放渠道的精准度以及广告内容与目标客群的高度匹配,真该好好学习啊。以及,2019年我回家次数太少了。

这两天晚上便陪他们打麻将,下午做自己的事情(其实也就是玩)也尽量与他们在同一空间,就像现在,他们在左边沙发看电视,我在右边桌子上写下这篇文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