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钱树可不是谁都能种上的,小时候在村里有一户人家,院子里种了一棵榆钱树。据说那种子可是跑了好几个地方才带回来的,所以特别珍贵,再加上榆钱也是个好药材,能治病,这户人家更是珍惜得不得了,专门派人在树周围建了一圈栅栏,还派专人看守着,也有专人伺候着,大晚上也不放过。
据说,有一次,一个小偷趁着天黑,“保安”倒班时候,想偷溜上树,摘点榆钱卖了,可没想到,刚爬上树,还没等喘口气儿呢!就被底下的人发现了,大声喊着人开,自己也爬上树,使劲赶着那小偷,帮手来了把小偷打下来,一脚踹在他脸上,差点把小偷眼睛打瞎了。这事传出去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开这家偷榆钱了,但这人家却更谨慎了,买了条狗,拴在门前,看着过往的人群。而且主人还要求,除他同意,谁也不准看树一眼,因为这事,惹恼了当地村民,大家都来门口叫嚣着不公平,但是主人直接闭门不出,任由村民闹事,几天过去也就没动静了。
而我们这些孩子当然渴望尝上一口榆钱的味道,更小的时候,听爷爷那一辈说起过榆钱,他们说榆钱的样子圆圆的,像钱币一样,因此得名。也说,榆钱很好吃,做的方法也有很多,可以炒,可以蒸。
一次,我放学回家,碰到了从县城回来的小叔,他手里拿着一个种子,我既惊喜又好奇,惊喜是因为好久没看见小叔了,好奇是想知道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我问到:“小叔,你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啊?”“这个呀,是榆钱树的种子,种在土里,等长大了。就能结榆钱了。”听了这话,我高兴的不得了,飞奔着跑回家,大声喊着:“我也有榆钱吃喽!我也有榆钱吃喽!”妈妈听见了,走了出来:“哎呦,喊什么呢?”于是,我便把小叔拿了种子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也挺高兴,迎上小叔:“哎呀,回来啦,我家孩子听了有榆钱可高兴了。
小叔走后,妈妈拿着榆钱的种子,来到院子里,挖来土,把榆钱种子种了进去。我的心里无比兴奋:我再也不用羡慕别人喽!我问妈妈:“咱们什么时候能吃上榆钱啊?”“等着吧。”妈妈就回了这么三个字,就起身离开了,可是要等多久呢?
我每天放学回来都看看榆钱,看看它发芽没,等了几天,我终于看见了嫩绿的小芽,我高兴的几乎蹦起来可是,什么时候长榆钱呢就这样等啊等,第二年四月的时候,长出榆钱了,我小心翼翼摘下一篮子榆钱,递给妈妈:“妈,你看,榆钱真好看,你给我做窝窝头吧!”话说这窝窝头制作工程倒不复杂,但是成品是真好吃。
而且这棵榆钱树也费了我不少心思,每天按点给它浇水,施肥,妈妈说榆钱树就应该细心照顾,这样长出来的榆钱才香!所以我也会定时除虫,生怕树干坏了。
有一年,家里买了几只小鸡仔,可谓淘气活泼,在加上家里还有一只白猫,生性也是调皮的,锋利的爪子总是抓这抓那,从没有消停过。现在树长出来了,这猫见了,更是放肆,曾有一次,没看管好,硬是让这猫在树干上抓了几道痕,还有一处“致命伤”。这是把我心疼的,还好树的命大,几天就好了,以后再没让猫靠近过。
话说回来,妈妈拿了榆钱,挑去残留的树梗,洗干净沥水。
放在盆里,再加入玉米粉、面粉、盐、半勺食用油。接着粗略的抓一下,充分混合一下。然后分次加入水,揉捏至能抱团的状态。最后放入锅蒸15分钟,就出锅了。
当那香气扑鼻的味道传出去来时,我的口水真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妈妈端着窝窝头走进来,放在桌子上,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拿了一个最大的,不顾妈妈在一旁说着“烫”,一口就吃进去了,蒸的榆钱虽然没有生吃那么甜。但是也算保持了原汁原味,再配上玉米粉的软糯,简直是绝了,本来妈妈蒸的榆钱个头挺大的,但是却被我两三口就吃完了。又顶不住榆钱窝窝头的鲜甜,只好再拿一个,就这样,一个又一个,不一会儿整屉的窝窝头就被我吃完了,可见这榆钱的魅力有多大呀!
现在已经过去五年了,院子里的榆钱树依然陪伴着我,榆钱依然年年都吃,但是却尝不出来第一次吃的惊喜感了。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