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的那口水井

老村子中央十字路口的西南角,有一口深井,没有南边机井之前,这是村里唯一的饮水源,五、六十户村民民都靠它活着。 

四方的井口,井壁是用很粗的水曲柳原木,一层层相互交错垒起来的,一直到黑黑的水面,至于垒了多深,没人知道。井是哪年挖的?有老人讲,是有了村子就有了井,还有老人反驳说是有了井才有的村子。

到底多少年了,没人说的清楚,井壁上厚厚的青苔或许知道这井的年岁。 

井口上方是两个一米多高,人字形硬木支架,上面横着一根中间粗两头细的轱辘,轱辘一头镶着铁皮固定弯的木摇把,中间固定住铁链的一头,另一头栓着一个磨米机上宽宽的皮带做成的水桶(据说以前是木桶,经常得更换)。站在井台摇着轱辘提水,木头之间嘎吱吱的声音,铁链哗哗响声,伴着水流从桶中倒出来。 

每家每户都有两只水桶,大都是铁皮做的,还有一根磨得光光的扁担,每天早晚,家里的男人都会去挑水,把家里的大水缸补满,男孩子只有长成了才能去挑水,过早挑水会压的不长个。

这口井成了村里人重要的聚集地,打水时大家抽着手卷的旱烟或叼着烟袋,唠着村里村外的事。谁家勤快不勤快,从早上去挑水的时间就知道。 

为了不让小孩上井台,大人编了很多吓人的故事,说有村里的人夜晚回家,由于漆黑一片,走到井台的十字路口就迷了,到了天亮,发现井台四周的青雪上都是自己的脚印,居然绕井走了一个晚上; 还有就是小孩要是看到井底就会头痛……吓的小孩不敢靠近井台,即使一个人路过也觉得阴森森的,胆子大的孩子冒险靠近,要是被家长发现了,一定是胖揍一顿。 

小孩怕井,但喜欢夏天井里的冰,冬天井水也不冻,可提水时水溅到井壁,井壁一冬天会结厚厚的冰,以至于天热了还不化,有家长拿铁钎子,戳下几块,大热天吃块冰,跟现在吃冰激凌一样的感觉。 

井水养活着村里一代代的人,村里没有喝开水的习惯,都是拿着葫芦做的水瓢直接喝,大家都很健壮。 后来村子大了,在南边修了有水泵的机井,定时放水,老村子的人还是喜欢自己到井台上提水。再后来,村子里都按上自来水,为了安全,这口老井被填埋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时候我,对于这座小村有很多的好奇,所以我的足迹经常遍布整个村子,曾经在老村里的每一条破巷子里闲逛,曾经爬遍村后的...
    公羽先生阅读 3,480评论 2 8
  • 不知从哪一辈开始,村里出现了那口水井。 如今还可以看到水井深只一米,井口成正方形,位处村大路旁,不过此...
    Juliegirl阅读 3,663评论 4 2
  • 彭臻华 文 井,在末通自来水之前,是村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村庄,有了井,才能繁涎生息。 有的村庄,有好几口井...
    彭臻华阅读 1,716评论 0 0
  • “外地人都叫提水,只有王金庄人叫瓢水,就是用绳子将水桶卸到深井里一点一点往上瓢。去担水时,担三只水桶,用第...
    Nini123阅读 4,695评论 5 16
  • 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我在老家汝阳小城里住了整整十年。那些年里,印象最深的是平常过日子从未使过自来水,一直...
    马建国诗文阅读 3,13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