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第三章《跑步》,作者写了跑步、学习汉语、喝酒,当然也写了小城的噪音。读后有以下三个感受:
感受一:中美教育差异大。
师生关系上,“在中国,老师应该受到绝对的尊重,师生关系往往是一种非常正式的关系。教师处于教的地位,永远是对的;学生处于学的地位,永远都是错的。”
“但是在美国,我们却没有这样的传统,我自己的学生也注意到这一点。我会鼓励在课堂上建立一种非常随和的关系。”
其实何止师生关系,在家中,父母和子女,在工作中,上级和下属,永远都是长辈、领导是对的,我们要绝对尊重他们。也许美国人认为,无论是父母子女还是上下级,每个人都是独立平等的个体。他们可以直呼名字,可以像同龄朋友一样开玩笑。而在中国,这种事情是不太可能的。虽然距离1996年已经过去了20年,这种压抑的状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要做到完全的自由开放还是不太现实。
教育方式上,在中国,“如果学生错了,他只需要被老师直截了当、毫无隐晦地纠正过来——这是中国的方式。”“成功是预料中,失败则要受到批评,并且立刻加以纠正。要么正确,要么不对,没有中间状态。”“不对!”
而在美国,“如果某个学生做错了,我会把他做对了的事指出来,并把他所付出的努力表扬一番。”“我已经习惯于自尊得到满足,我需要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别人的表扬。只要不是过于直白的批评,我也能接受。”
想一想从小我们的老师家长什么时候说过你的好呢,你优秀出色他们觉得你应该,你犯错了则会严厉批评。
最终是中国的孩子一直备受打压,比较内向自卑;美国的孩子一直备受鼓励,更加外向自信。
感受二:摸爬滚打才不辜负功名尘土。
作者描写了自己学习中文的过程。在四川,除了普通话,还有方言,即使是外地的中国人也很难听得懂。海斯勒刚开始到涪陵,只认识几十个汉字,多是自学,完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有了老师的系统教学后,他的信息量巨大,虽然小有进步,但是老师的打压让他的沮丧多于满足。
海斯勒很倔强,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用来学习汉语。终于有一天他发现学校的标语他完全认识了:“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环境育人”
海斯勒生动的经历告诉我们,精通一门技能,一开始是摸不着头脑的,如同你爬坡一样,是艰难的,到后面探索发现摸爬滚打,找到自己的一套方法,经过不停的积累,最终“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期间唯一要付出的就是你的热忱和坚持。
感受三: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的田野。
这是许巍的一句歌词,每次低吟浅唱时,我都会想,到底什么是诗和远方的田野?当我读到海斯勒描写他跑步时候的心境时候,我终于明白了:
“跑步让我心绪平静,因为沿途的田野宁静安逸,而跑步这项活动总给我熟悉的感觉。那种长久以来熟知的感觉——胸口发紧,双腿打沉——将我生活过的所有地方串连起来:密苏里、普林斯顿、牛津和涪陵。在山峦间奔跑的时候,我的思绪如行云流水一般穿越时光隧道,驰骋在这些地方。我记起了沿着古老的密苏里—堪萨斯—德克萨斯铁路线奔跑的情形,我想起了野猪山上油菜花盛放的金色,以及丽溪河那古老的廊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即便是四川这些满布陌生的古墓和梯田的山峦,也逐渐让我有了家的感觉。”
“我最渴望的,是想找到一样自己能做好的事情。”
“一连几天,我甚至什么都不想要,只希望自己拥有一项简单的技能,并且反复操练,知道能把事情做好。”
诗和远方的田野——找到自己想做能做好的一件事,自己的一个小兴趣、小爱好,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