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毕业季,许多小伙伴们又开始为一份「理想」的工作烦恼。
是该找一份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工作呢?还是选择一个自己专业相关又有稳定报酬的职业?
相信这是每个青年人都会遇见的一个问题。
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先不要盲目地“听从内心”。因为内心诉求和现实往往都会有个代沟。
例如,你爱好写作,于是抛下之前4年累积的计算机技能,费尽千辛万苦成为一个“编辑”。后来却发现,其实编辑的工作内容是繁杂又重复的,而且之前的兴趣光环也被工作磨损殆尽。自己总停留在某个阶段,难以进步,于是又后悔,如果当初乖乖听导师和父母的话,找个程序员工作也许会更好,一来二去,消耗了自己的精力与宝贵的时光,最终还是辞去当下的工作,进入另一轮的投简历阶段,而这时你已经是个社会人了,你之前的职业规划完全不对应你程序员的技能,或者已经荒废了,大多数HR甚至会因为你的上一份工作经历作为把柄,成为面试时拖后腿的漏洞,甚至质疑你的专业与职业忠诚度。那这时,就得不偿失了。
那作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在选择带有「兴趣」光环?还是「专业」知识的选择时应该怎么做呢?
1、直接请教一些已经在行业内从业3年以上的校友或者亲戚,剥去兴趣的外衣,去感受在专业性的要求背景下你是否能承受相应的压力以及行业发展现状。(为什么要3年以上?因为那时大部分人对于行业的看法已经稳定,而且长时间的工作经历也具有参考价值。如果仅仅是一年的人,根本谈不上长远的规划。)
2、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记得笔者上大学时,大一新生第一节课就是“职业规划”。当时不在意,但回过头来看,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环,比那些专业课还重要!大学是个象牙塔,你在里面很安逸,但走出校园后,第一件遇见的事情就是找工作,这时,你才会发现,你的能力和企业需求更不不搭。仅仅是依靠一时的想法或者冲动是难以赢得对方的心的。而笔者有些同学在大学时期就尽量地接触社会,尝试各种各样的活动,了解社会规则。当大四结束的时候,他已经是各种实习经历在身,并且早早抛弃学生思维,用社会人的能力面对这个世界了。(很多专业大三就没有课了,那这是别安逸地躺寝室里,而是该四处找找有没大企业的实习,也许就2k+的工资待遇,但这些会对你的简历加非常多的分数。别大四了简历上还空空白白的。)
3、尝试,试错。“年轻就是资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可以多去实习几个工作类型。一项工作结束后深入最个总结,然后确定自己的优点,或者工作中面对哪些问题没法妥协。然后再确定自己的下个方向。但注意到是,别做程序员实习后再去做销售。这些试错应该是在一个大类里面找路,比如程序员里包括打代码的也有测试的,也有运营的。要依据负反馈调节一步步走到自己理想的位置。同时,这也是高校生难得的几个可以向社会人讨教的机会之一,要好好把握。
最后,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 -- 找工作?是该选择兴趣还是专业?
其实对一些人来说,这些不是问题,他们兴趣点就是专业,这类人很幸运。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兴趣能否支持起你的职业,甚至将来的生活,应该打上一个问好?如果我真心喜欢打篮球,喜欢看NBA,难道就该放下身边的一切去完全追求吗?忽视自己173的身高以及柔弱不堪的身体素质。说好听点,叫赤子之心,说难听点,就是对自己,对亲人,对那些关心你的人的不负责。
所以,年轻人,请再想一想。你目前的兴趣真的是可以吃上饭的吗?或者你仅仅是口头上有想法,却丝毫没有去尝试或者学习的经历?
人生不每时每刻都在选择,出生,你的性别。文理分科,你的专业。婚恋,你的爱情。但我们做个一个成人,应该承担这些选择的后果。不能像游戏一样,技能点加错了就重启再来。
也许你就靠一股蛮劲,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不小心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你事事精打细算,年过三十也买不起二线城市的一套房。也许……但一个人的人生能有几个也许?
见过有些人在体制里挣扎彷徨,用微薄的收入,支撑起业余的一个兴趣爱好。见过有些人,为兴趣投入一切,即使过得再苦,眼神也发着希望的光芒。也见过有些年轻人,刚刚出门,就已经失去追求,开始盘算着退休的时光……
最后
也许的也许,你真的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得再普通的人,你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那么这也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