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曾是天使,他们精挑细选,最终选中了我们做他的父母,从此心意相连,生死与共。
2019年“童模妞妞被踹视频”引发网络热议,视频显示,杭州一女童模被一名成年女性踢踹,随后女童站立原地,摸着被踢部位,疑似哭泣。
古往今来的大部分父母都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都对这种用暴力手段来体现权威的做法趋之若鹜。似乎没有什么是打一顿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打两顿!
不吃饭,打一顿;不睡觉,打一顿;不写作业,打一顿;淘气闯祸,打一顿。
扪心问问自己,类似场景是否过于熟悉?
那你肯定会问,难道我们不可以惩罚孩子吗?答案当然不是,只不过我们得需要注重方式方法而已。以下是惩戒孩子时最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之一,一个比一个错误,各位家长别再不以为然了!
1、把爱的剥夺当做惩罚
童年的时候,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最常的就是爸爸妈妈说的口头禅。
“再不好好学习,就把你送回老家。”
“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前几天去逛商场的时候,就看到类似的情景,只看到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在商场逛着,我就跟在他们后面,忽然那位小女孩忽然不走了,就原定站在那里,妈妈就在前面哄着她,女孩还是不听。妈妈于是使出一招,百试百灵的方法,我数123,你再不走,妈妈就不要你了。真的挺有效,小女孩马上就跑到妈妈面前。
这种拿爱要挟孩子的惩罚,会让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尤其是那些胆小、敏感的孩子,他们会觉得一切都是真的,爸爸妈妈不爱我了。
2、把打骂当做惩罚
父母之所以选择用打骂教育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因为孩子总是犯错。用常规的手段已经没有办法让孩子改正错误了,所以父母选择教育的方式也会相对于来说极端一点。而有时父母将会不去考虑孩子的感受,选择最简约普遍的教育方式——打骂。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要么就变得极度自卑,要么就是极度的叛逆。
看看这张图,触目惊心吗?当初在巴掌下瑟瑟发抖的孩子,长大后必将变成了挥着巴掌的父亲!
3、把「消极后果」当惩罚
“今天的饭不吃,晚上就别看电视了”
“今天的作业不写,就别指望打游戏了”
这就是“消极后果”,吃饭和看电视、写作业和打游戏没有必然的联系。对于孩子而言只会是不公以及困惑。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体验“直接后果”。
7点半大家都在一起吃饭的,这时候孩子三催四请的还在赖床不起来,等到孩子10点起来了,饭没了!这就是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后的“直接后果”。
4、把惩罚当做家常便饭
当孩子拖鞋乱放时,家长捡起一只就给孩子砸去;当孩子玩具乱放时,家长抓起一把小物件,就朝孩子的方向扔过去;当孩子把书桌弄得乱七八糟的时候,家长拿着衣架就往孩子的屁股上挥舞;当孩子写作业拖拉的时候,家长弯曲着食指和中指,用力往孩子头上敲击……
武力惩罚孩子,有没有作用?
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同时也容易让孩子变得麻木起来。可能第一次,家长只打了一棍,孩子就害怕了;下一次家长就要打三棍,孩子才害怕了;到最后,孩子可能会同家长互殴了。
每次忍不住打孩子,其实都有更加文明的解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