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大致浅读了《弱传播》这本书,发表了一下读后感,但现如今,再读再浏览,此刻所想可谓之“读后思”。不仅仅是对教授观点的了解与感受,更多的是,能加入自己的观点,表达一下对“弱传播”这一概念的自我理解,也表达一下,自己对这个概念的疑问和思考。
首先,我认为此书中的某些观点真的对现实生活具有实践作用。我真切的感受到大到国家之间的舆论战、政党之间的选战,小到商业推广、社会事件,甚至微博热门、个人生活,都能找到“弱传播”的影子。不得不说,邹教授这本书教会了我用更加学术和冷静的眼光看待互联网的一切热门议题,而不是被舆论牵着走,成为“被裹挟的民意”的一份子。
其次,这本书的撰写模式值得借鉴。这本《弱传播》让读者的阅读体验非常顺爽,甚至可以当成某种知识随笔来看,可读性非常强,里面的案例实在丰富充实。其实,这本书在传播学理论层面的内核有些像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和麦克卢汉《媒介通论》的结合,但总有一些真正的学问人和读书人会像邹振东这样,坚信深入浅出才是王道,大家都能听得懂的哲学才是真知。
再者,读后最深刻的思考与感触与现实和网络生活都息息相关。1.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舆论世界。在舆论世界里,越“弱”越“轻”越情绪化、故事化、视觉化的东西越容易传播。2.传播的内容固然重要,但传播的方式同样重要(但仅有方式的传播也无法长久):鸡毛与花粉(前者只是容易传播,后者还具有繁殖力或创造力)。3.舆论战,要选对“战场”。舆论战的要领在于争取认同、减少对手,而非“消灭”对手。4.争取关注与争取认同。关注度可以导向走红(无论流芳还是遗臭),认同度则决定是正面走红还是负面走红。
但,我也有许多认可下的质疑。当我带着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空白的去接受作者观点洗礼的时候,我才感觉,有些例子用来证明某些理论,有些生硬。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洗脑,而是要用知识给自己的脑子留下属于自己的东西。书中的“人一出生,他的第一个舆论武器就是哭”,难道哭只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吗?也许,哭只不过是大脑无意识的控制罢了。作者将舆论的主体外延到个人、媒体、政府,显然逻辑并不正确。把这种抽象的理论写得通俗易懂是一件好事,但千万不要试图用畅销书中常见的生物学、物理学套路来架构舆论世界的这套体系。既然触及公关、选举大战云云,不如说是教授人们如何制造和炒作舆论。至于,现实世界的强势群体就是舆论世界的弱势群体,我觉得,即使精英阶层走进了由大多社会中下层公众决定着的舆论大门,他也不可能再那么高高在上。似乎传播学的理论在这本书中被敲碎,我也不知是好是不好,暂且保留意见吧。
总之,全书核心理念包括很多内容都暗合老子“柔弱胜刚强”思想,而其理论运用上始终遵循强弱转换的辨证法。舆论成败的关键是争夺关注量,就数量而言弱者一定大大多于强者,所以作者认为舆论传播的核心是将自己放在弱势的地位,赢得最广大受众面的认可和支持,这才算成功。从内容角度分析,主流的、说理的内容因为过于强势就不容易获得传播,而简单、直白、贴近生活、情感导向的内容受众面就大,容易获得更多链接和传播。这就要引出作者另一个关于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舆论传播的内容都是表面的,即便是谈论一个复杂的问题也要从表面细节切入才能获得广泛传播。书中很多关于台湾大选的舆论策略分析特别有意思,很值得一读。
无论如何,我都觉得我们应该接触新的思想和观点,无论对错,他们的出现好得能让我们对旧思想提出质疑或者促起进步,再不济,也能帮助我们丰富认识世界的角度,让我们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