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锦囊助力你写出一篇好文章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精华摘要:

1 在开始动笔之前,文章是好是坏,十有八九就已经定了——充分“思考”和“准备”的是好文章;不经任何思考,也不认真准备就开始动笔的,则一定是坏文章。

2 写文章时,最关键的是要考虑写给谁看,即明确“读者定位”。所谓的读者定位,首先需要把握读者的兴趣和需求,对于没有任何想法的人,你需要思考“如何才能引起对方的兴趣”-----其实,这这正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文章的精髓所在。

3 以读者为中心的文章,能贴近对方的立场和心情,容易获得预想中的效果。

4 “写文章”和“赠送礼物“非常相似,流程如下:

(1)了解对方(读者)属于哪种类型;

(2)了解对方(读者)的兴趣和需求:

(3)采取符合对方(读者)  兴趣和需求的方法。

5.写文章的过程中包含着从大脑调动记忆的环节。

6. 长期记忆是各人专用的“内置辞典”,每人可以根据需要,随时从这部辞典里调出相关信息。

7. 所谓“输出”,其实就是自己“运用语言”,人在说和写的时候一定会伴随着1→2的过程,

(1)理解信息,(2)整理信息

8. 在现实中,平常经常和别人聊天以及经常记笔记的人,能够从记忆中调取更多的信息量,他们实现了“理解信息→整理信息的过程。

9. 比说更高层次的是“教”想要指教别人,必须迅速、准确地解答对方的提同和疑惑。

10. 习惯动作有助于保持专注。

11.如果能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进行写作,那么自然就能提高文章的质量。

12.如果想要提高专注力,强行设定截稿时间是非常有效的。

13.文章就是在反复推敲的过程中写成的。

14.只有根据具体状况,自己的切身感受,想传达的印象,这篇文章的目的,等方面进行斟酌考虑,选择最合适的词语,才能写出打动人的文章。

15.一篇让读者看得云里雾里的文章,无疑是不合格的。

16.如果没有标准,就无法做出判断,如果没有判断标准,就永远得不出结论.

17.我们所追求的,是“冗长”的反面——没有废话的,简结的文章。

18.玉石要经过琢磨才能变成美玉,同样,文章也要经过琢磨才能变成美文佳作.

19.热情地下笔,冷静地下刀。”冷静地下刀“,必须通循一条规则:尽量删除掉和自己想传达的信息关联性较弱的信息。

20.一定要具体化,做到这一点,就能提高写作能力,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抽象而含糊不清的。

21.乍一看语言似乎是以“共同认识”为基础,但遗憾的是,其中许多词语其实只是建立于“自行解释”的基础之上。

22.如果要在文章中使用专业术语和商务用语,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3.没有比较对象,就无法对事物作出评价。

24.你如果以为孤立的描述事物本身就能把信息传递给读者,那就大错特错了。

25.如果你一味的把“不知道”的责任推给读者的的话,那么你的写作水平肯定是止步不前的。

26.等你写文章时才意识到5w3h,那就太迟了。

27.不带目的的文章,在这世界上是不存在的。

28.在文章里,”原因”承担着增强说服力的重要作用。

29.没有具体事例的文章,无异于”没放配料的酱汤”,相当乏味。

30.所谓“事实”,应该是谁都无法否定的事,而判断,则因人而异,千差万别,通过作者自身经验,价值观,偏见等过滤而形成的观点。

31.用“事实→结论”模式来加强文章的逻辑性,如果只是叙述事实,而没有写从中得出什么结论,那就是作者的失职。

32.从“事实”概括出“本质”之后,如何进行总结,这正是考验作者功力的地方。

33.善于表达的人,大都是运用比喻的高手,运用比喻时,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比原来的事实更形象化。

34.作家井上厦曾说过,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写作的秘诀,那就是:用自己的独特语言,写出让每个人都能看懂的文章。”比喻”就是写出让每个人都能看懂的文章的方法之一。

35.如果你想写出令人信服的文章,就不能拘泥于某一个视角,而需要先找到尽量多的视角,以便从中摸索各种可能性,可以从哪些视角叙述呢?从哪些视角叙述会更有趣呢?从哪些视角叙述会更有说服力呢?

36.在很多情况下,从出人意料的视角,奇怪的视角看问题,反而能写出有意思的文章来。

37.当你感觉疑惑(心情矛盾,困惑,纳闷,迷茫)时,如果能发现疑惑的来由,就说明你具备了写出深刻文章的素质。

38.如果你想吸引读者的兴趣,就不能只描写“表层”,而必须描写“深层”。为此,需要具备“细节描写力”。

39.想要从外部获取写作素材,需要安装“天线”,每天随时收集可能成为素材的信息。

40.开头就要打动读者,人是有情绪的动物,如果情绪平静如水,则很难产生兴趣,反过来说,如果情绪有波动,就容易产生兴趣。

41.想要培养诚实表达的自信心,首先需要消除内心的“恐惧”,松开内心的“制动器”,“认可他人的训练”就是一剂特效药。

42.对话,自言自语,心理活动…除此之外当你想特别强调某个词的时候,引号也能派上用场。

43.“故事”也和“体验”一样,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打动读者的故事”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 有时间流动(连续性)                                                    

       (2) 有高低变化(起伏)                                                                                                                                                                                      

       (3) 鲜明的传达信息(抛光效果)                                                                                                                           

44.其实“故事”比我们想象的更贴近生活,更轻松随意。

45.“斩钉截铁”是指断定式的表达方式,,要做到斩钉截铁,需要有自信和决心。

46.自己明明想传达某个信息(想法,意见,提议,主张),却用委婉的表达方式来逃避责任---

这无疑背叛了读者,同时也背叛了自己

47.“逻辑”与“情感”密不可分,所以,不能偏重于某一方,而要平衡两者的比重,才能写出打动人的文章来。

48.“斩钉截铁”是指断定式的表达方式,,要做到斩钉截铁,需要有自信和决心。

49.只有用“鸟眼”和“虫眼”两种视角,才能看见一些独特的风景,而这些风景,会给你的文章增加光彩和深度

50.世上所有文章,都是你的老师。





我用了整整一周时间精读了这本日本作家山口拓郎所写的《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读后觉得很有收获。作者当过编辑,干过记者,是名专注于写作的作家,在本书中他把自己“写文章的方法”倾囊相授。

我自己做了笔记,分享一些心得和收获,送给那些和我一样的“写作小白们”,

全面提高写作能力的训练,要建立起以“读者为中心”的写作思维,使用黄金思维圈提升思考高度,明辨事实与观点,拓宽视角的宽度和广度观点,为写出有深度的文章奠定基础。巧用比喻,善描细节,写出兼具理性与感性的文章。

正如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史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这本书中所讲:“如果你想成为作家,有两件事你必须得做到:多读,多写。据我所知别无捷径,绕不开这两样。”

愿你从一支笔,一张白纸起步,前程无远弗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