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领一直未遗失的苦难

不曾遗失,何必找寻?

16年结尾的时候,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推荐我读一下《少有人走的路》,于是,我暂时放下了其他在读书目,捧着这一本跨年的。在这里,感谢的话先不说,因为当时总感觉自己是焦虑的,想把一件事做下去,却又似乎抓耳挠腮不得要领,所有的思考都很混乱,心理上也就有了些压力,我在表达了这些困惑以后,他就给了我建议,说如果觉得自己混乱了,写不出东西,那就不妨拿起书认认真真读,然后写一点读书心得。

于是,今天这个就算是了,当然,我从来不敢说我读过书,真的,从小大大还没真的读懂过哪一本,哪一页,读书笔记就更是没有做过,如今听他说一个“读书心得”,自己在心里定义了一下,就是通过读这本书,我自己想到的,领会到的。这样说来我才敢写一点,毕竟这仅仅是我自己的认知,与书本作者的观点本身无关。

时针滴滴嗒嗒地走过,一层薄薄的窗帘挡不住夜的深沉。窗外寒冷彻骨,室内温暖舒适,这感觉是幸福的,坐下来,守候荧屏,不晓得还能敲落下哪样的文字……

想起九七年的春天,固执的从高中校园走出来,那么义无反顾的当了地地道道的逃兵,曾经以为会是心灵的解放,其实不过是青春期的叛逆吧!生命不可重来,悔,已不能言!……

想起九九年的春天,无奈地走入现实中!以一种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形式让自己正式长大——订婚!酸酸甜甜,带着许多不甘,又或许只是年少轻狂,肩负起了生活的重担……

想起零壹年的春天,一个小生命的不期而至带来的不仅仅是喜悦,还有无限惶恐!渐渐隆起的腹部仍不能改变餐桌上的白粥咸菜,更不能减少忙碌繁杂的农活……

想起零三年的春天,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把一切希望化为渺茫!本该绿油油的大田里仍是灰蒙蒙一片!带着蹒跚学步的孩子磕磕绊绊拉水浇田,孩子的泪水一次次被风吹干,留下的是小脸上两行带着泥沙的痕迹,而我的眼泪,却只能流回心里……

想起零四年春节,在江南小城一家化工厂的门房里,带着对两岁半女儿的深深思念,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我们两个人在别人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相拥着睡去。没有丰盛的年夜饭,也看不到热闹的春节晚会……

想起零五年的深冬,…………

曾经以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所以痛苦,所以自怜。

而在这本书里,作者最先表达的就是“人生苦难重重”这句话是真理。一个人所谓的成长成熟,都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正视基础上的。我自己之前的心态明显是偏激的,不肯承认“每个人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事实,我的眼里心里只有自己的苦。你看上面的那段文字,写下来的时候我甚至是有眼泪流出来的……

“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没错,你要活着,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温饱,要温饱就要工作,要工作就要付出辛劳,想生活得更好就要更多的体现出自己的价值……甚至,你今晚不想做饭,那就要想其他办法填饱肚子……

这世上哪一个人不是在一个接着一个的解决着因为“活着”带来的难题?正如书里所说,问题就是人生成败的分水岭,解决了,跨过去就是成功,否则就是失败,这本没什么不好理解,我知道迎难而上与慌不择路都是哪种滋味,也知道最后它们会呈现怎样的后果。

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

而你知道我们痛苦地根源是什么吗?就是我们不想正视问题,更不想正面痛苦,然而,它们就在那里,我们竭力逃避,以至于精疲力尽,可又能逃到哪呢?因为,苦难重重才是人的常态。

读过,就该懂得,正视苦难,正视带给我们苦难的那些难题,因为那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的,我们得认领,唯有如此这一生才可能体会到苦难以外的东西,比如感恩,比如美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春秋时,晋国发生粮荒,派人去秦国籴梁(买粮),秦穆公征求大臣意见,大臣认为:施舍而得到回报这是好事情,如果对方不回...
    李炜微言阅读 1,221评论 0 1
  • 28w最后一天过得有点忐忑,昨天的检查结果肝酶升高,晚上和旁边的麻麻聊了一会,越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在ICP边缘了,...
    等等麻阅读 30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