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对宝玉有爱情吗?”我很好奇,如果拿这个问题在红迷中做调查,给出三个选项:“有”、“没有”、“说不清”,哪一个选择会占优势呢?因为没有做过调查,没法妄自猜测,倒是可以借着这个问题去分析分析宝钗这个人物。
我们如何去判断一个人爱上了另一个人?大概首先是要从TA的行为来判断吧,看TA是不是特别在意、关心另一个人。若从这方面来看,宝钗对宝玉关注度可真是不一般的高呢!
书中第二十六回,这天黛玉听说宝玉被贾政叫去了一天,牵挂宝玉,不知怎么样了,于是晚饭后来看宝玉。谁想宝钗捷足先登,已在她前面进了宝玉园内。接着便从晴雯之口透露出宝钗经常来怡红院串门这个重要信息:晴雯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晴雯是个心直口快,有一说一的丫头,从她嘴里说出来的话,真实性自然不容置疑,这句话至少反映出两个事实:一是宝钗经常来看宝玉,二是宝钗还经常是在晚上来,并且停留的时间不短。试想以当时大户人家的礼教规矩,一个未出阁的小姐在晚上经常出入公子的宅院,怎么说也不是特别正常;虽说是表亲的关系,但也只有表弟宝玉主动去向表姐宝钗问安的理儿,没有表姐有事没事总来找表弟玩的理儿。何况宝钗是出了名的恪守规矩,自律守份。什么原因?只能说明宝钗对宝玉是非常上心的。
还有几件事说明了宝钗对宝玉不同寻常的关心。第三十四回,宝玉因金钏儿和琪官两档子事被父亲贾政一顿痛打,众人将他抬回房中后,袭人正在服侍的时候,宝钗匆匆来了(袭人甚至来不及给宝玉穿上中衣)。要知道,宝钗可是最先来看望宝玉的人,而且她不光来看望,还带了药来。单从这一点上来看,宝钗比别的姐妹们都要更胜一筹了。宝钗在劝慰宝玉时,甚至说着说着“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那种“软怯娇羞轻怜痛惜之情”,着实让宝玉“心动神移”。宝姐姐对宝兄弟的关怀之深切实在非比寻常呢!
最能说明宝钗对宝玉情意的,怕是那个画面了:夏日午后,宝钗从母亲处回园子,顺路进了怡红院,欲找宝玉说话儿。院子里的丫头们横三竖四的睡午觉,房内只有袭人在宝玉床边针线,宝玉呢?“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袭人和宝钗闲聊了两句,以“做针线久了,脖子怪酸的”为由,让宝钗坐着,自己出去走走。宝钗于是便坐在袭人的位置上,还拿起了袭人正在绣的宝玉的兜肚,接着做下去。这样的情景,看似不经意,却已经是十分暧昧和大胆了。难怪这情景被黛玉看到,大为吃醋。
宝钗对宝玉的留心其实是随处可见的,比如说第八回中宝黛被薛姨妈留下喝酒,宝玉任性要喝冷酒,宝钗耐心劝阻他不要喝冷酒,并解释为什么不能喝,让宝玉心甘情愿地放下了冷酒杯。第十八回,元春省亲时命宝玉和姐妹们做诗,宝玉的诗中一句“绿玉春犹在”被宝钗瞥见,宝钗趁人不备,提醒宝玉将“绿玉”一词换了,因为刚刚贵妃才说了不喜“红香绿玉”四字,待宝玉抓耳挠腮想不出典故出处,不知该如何换时,宝钗又出手相助,让宝玉将“绿玉”换为“绿蜡”。只要是事关宝玉,宝钗必定是处处上心的。
至于宝钗经常不失时机的对宝玉进行经济仕途方面的规劝,则是宝钗对宝玉前途的关注了。第三十二回,湘云规劝宝玉改改总在闺阁中厮混的毛病,去会会为官作宦的,谈谈仕途经济,应酬正经事务,宝玉大为逆耳,当场翻脸,让湘云“姑娘别处坐坐,我这里仔细腌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袭人过来解围时,便提到宝姑娘也说过类似的话。宝钗在看望挨打受伤的宝玉时,袭人不留心说出可能是因薛蟠言语不慎导致,宝玉忙止住袭人,又用话去圆,宝钗知道宝玉是怕她多心,心中暗想:“宝玉被打成这样,还如此细心怕得罪了人,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什么是外头大事?当然就是科举仕途经济的大事了。
宝钗对宝玉前程事业的关注,几乎就是站在妻子角度上的“望夫成龙”,以实现日后的“夫荣妻贵”了。
那么,宝钗对宝玉的特别关心,是否说明宝钗是爱宝玉的呢?似乎也不能这么简单地下结论。
宝钗是一个太复杂的人物,在外人眼里,她才貌出众,知书达礼,随和守分,事事圆融,周全大方,贾府上上下下的人都佩服称好。与此同时,她又有着与她的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冷静,这一点也远远超出了她的同龄人,正像她的“薛”姓和常吃的“冷香丸”所影射的那样,她的性格本质是“冷”—冷静、冷漠、冷酷……而这种“冷”让她的喜怒爱恨表现得不大能轻易被人揣度,或者说很难得能看得到她的真性情。
关于宝钗的真性情,只记得有两处令人印象深刻:一处是第二十七回的芒种节,宝钗在园中扑蝴蝶;另一处是第三十回,宝玉将宝钗比做杨贵妃,惹得宝钗大为光火。前一处尽显宝钗做为小女儿的活泼烂漫本色;后一处,大概是书中唯一一次宝钗的“大怒”,失态得不像是一惯“稳重平和”的宝钗的行为了,而正是这个“大怒”能让我们透过宝钗表面的“稳重平和”看到她内心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宝钗一出场,作者便交待了她来京城是为宫中选秀而来的,然而后文对选秀的结果只字不提,可想宝钗选秀的结果并不如意。宝钗心气很高(这一点从她多次做的诗中就能窥见端倪),她的人生第一志向是入宫。选秀失利自然对她是个打击,但她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沮丧或失落,或者说没有谁能看出她的沮丧或失落。但宝玉一句无心的比喻,一下了戳中了她心中的这个结,以致于失态“大怒”,甚至一改往日宽容大度的形象,还将身边小丫头厉声训斥了一顿。
没有能过选秀入宫,宝钗应该是很受打击的,不过,做为宝钗这样一位对自己人生有着明确规划的姑娘来说,第一志向落空,自然会有第二志向,这个志向就是要选个理想夫婿了。理想夫婿的人选是谁?宝玉。癞头和尚的金锁,将来要和有玉的结姻缘的预言,元春娘娘的礼物唯有她和宝玉的一样,也无不暗示着这一点。宝玉的家世、地位也都是宝钗所看重的。父亲早逝,哥哥又不争气,宝钗不得不为自己的出路早做打算,放眼看去,似乎也没有比宝玉更合适的结婚对象了。
再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宝钗对宝玉有爱情吗?我想,与其说她对宝玉的关注是爱的表现,倒不如说,是宝钗将自己的前途与宝玉关联之后的不自觉的行为。可是转念再想,你能说宝钗对宝玉没有爱吗?似乎也不能,宝钗太理性了,她对宝玉不可能有像黛玉那般纯粹的、超越生死的,以及精神世界共通的爱,她的爱是世俗上最为正常的爱吧,比如身体上的嘘寒问暖,前程仕途上的劝导督促,虽然缺少至情至性的部分,可是谁又能指责这种爱呢?
这大概也是宝钗的悲哀吧,纵有规划好的人生,纵有令人称叹的停机之德,然而,“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的命运,“金簪雪里埋”的结局早已写好,一切终将成为空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