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上帝让智者牵着蜗牛去散步。蜗牛爬得很慢、很慢,智者不断地催促它、责备它,蜗牛受了伤,爬得更慢,后来干脆趴在那儿不动了。智者无奈地想:上帝为什么叫我牵着蜗牛去散步呢?第二天,上帝还是让他牵着那只蜗牛去散步。看着它蜷缩的身体惊恐的眼睛,智者不再催它逼它,干脆跟在它的身后,任它慢慢向前爬。这时,智者突然闻到花香,听到鸟鸣,感受到温暖的微风,原来这是花园。陶醉之余,无意一瞥,呀,蜗牛已爬出好远。等他追上时,蜗牛用一种胜利者的姿态迎接着。他忽然明白:原来上帝不是叫我牵蜗牛去散步,而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我们的教育该从哪里开始,该怎么走,又该走向哪儿,作为教师,是我们时常需要去思考的问题。有幸拜读了张文质教授写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的思考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手术本身很成功,但病人已经死了”,所有的思考从这里开始……手术很成功前加了一个定语“本身”,就如同我们的教育,教育本身很成功,培养出一批批的答题高手、解题能手,但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却成为了一个没有主见、没有个性、没有意愿的人。
作为教师,我们不是机器的生产者,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我们是在形塑人、影响人、默化人、润泽人,而且是一个具体的人。一切都应该从慢开始,慢的言语、慢的动作、慢的提问、慢的过程、慢的生成、慢的生发、慢的升华,最后再从慢回到原点,教育的原点——对人的尊重。
这学期任教初一,接了一个新班级。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其中一位学生怯怯地举手了,我很开心地示意他起身回答问题,那一刻有很多孩子对我说,老师他不会说话,老师他不会回答问题,老师他很笨……就在那千分之一秒钟的时间里,我的脑海里闪过了一个问题,这些学生怎么了?那么没有尊重、没有修饰地去描述自己的同学。现在,我应该怎么办?一秒后,我微笑地示意同学们安静,鼓励地示意那位学生继续回答,当时他站立着,无声,沉默了几秒,却让我似乎觉得很久,很久,我觉得时间就在那一刻的空气中凝固了,不,是凝重了,我要求他抬起头,看着我,眼神的交集,无声的交流,那位学生回答了,我在倾听着,我在鼓励着,我在欣赏着,我在肯定着,我在认可着,同学们给予了掌声,我能感觉到这掌声中,更多的含着真诚,因为他回答的很好,真的很好,话不多,却很有范。之后,我就花了近五分钟的时间跟同学就学生之间如何相处、如何交往、如何尊重进行了沟通。老实说,我这堂课并没有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课后,我在反思,这样的课,我对了吗?在教育成功和教育本身成功,在教育本身成功与教育失败中,我该怎么抉择,我该如何正确抉择。我曾经一直在教学目标达成度与学生心灵教育上进行“纠缠”,读了张文质教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我对教育又深了一步了解:
如果病人已经死了,手术本身很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对于学科而言,什么是手术本身的成功,什么是手术真正的成功?我认为,手术本身的成功是对于预设教学目标的完成,注意是预设教学目标,而手术真正的成功是对于教学突发事件的正确引导,是在一个人的尊重基础上的教学,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一种引领。教育应该是教和育的完美结合,“还教育的另一半”,教学生学做一个社会人。作为一台手术的执刀者,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就是一种自我的旅程,在体验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改善自己,觉醒自己。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此“慢”而非彼“漫”。
慢是一种尊重,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对人的尊重,是智者对蜗牛的尊重。只有这种尊重,才能使蜗牛以更快的、更有效的速度前行,才能让智者享受到散步的快乐;教师是知识的专业者,学生是知识的懵懂者,就像蜗牛只能在求知的路上慢慢爬行,因此我们应该用适合学生的速度向前走,才能享受到启蒙者的乐趣,享受到教育的成功。
慢是一种认知,一种实践,是对学生主体的认知。是把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贯彻到我们课堂教学实践中来的一种具体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主动地学习,才能使智者闻到花的香味,听到鸟的叫声,感到风的温暖;才能使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走得更有激情、更有自信、更有动力、更有乐趣。
慢是一种节奏,是一种习性,是一种方式。在课堂中,我们要用慢的身体动作,慢的说话语速,慢的问题讨论,慢的课堂流程。慢给予了空间,给予了思考,给予了内化,给予了构建,给予了时间。我们不要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了完成完美的课堂设计,去赶时间,赶节奏,赶学生,赶一切可以赶的空间,不要因此而忽视学生的想法,忽视学生的感受,忽视学生的体验,如果是这样的一种忽视,如果是这样的一种成功,那教育对于学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慢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慢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教育的境界。让我们的课堂慢一些,再慢一些,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情感,多一份关怀,多一份信任,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灵动,更饱满,更鲜活,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