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体实践群发起的每天三件事,之前签到了一段时间,中止了几天。后来又重新签到,也就是最近的这次,却也只坚持了28天。我为什么没能坚持三件事?这是我比较困惑的地方,为此也找了些“借口”。
关于坚持,李笑来在文章中举了一个事例。
有人评价李笑来:那么有钱还那么努力。但是他认为这句话有不对的地方。对他而言,**努力,是不存在的概念,正如坚持这个概念在他的世界里也不存在一样。**他的逻辑是:如果某事自己觉得需要努力坚持才行,那么这件事基本就注定做不成。需要努力和坚持,说明从骨子里就不想做。想清这个道理之后,他琢磨出一个策略,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事情赋予**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比如给得到写专栏,为了挣钱的话没办法有动力,他就把这件事赋予另一种意义,将专栏的税后收入都放到鼓励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奖学金里,刺激大脑兴奋。再比如,当年进新东方需要考GRE,背单词很头疼,他将背单词赋予了另种意义,背会一个单词相当于挣了50元,这样也增加了动力。我的三件事没持续下来,也是因为我没有为这件事找到持续做下去的意义。
李笑来在《人人都能用英语》的简介中介绍了知识有What、Why和How三个属性。很多人喜欢追求How,却没在此之前审视一下What和Why。
我每天的三件事,都是记流水,这是三件事的本来面目么?我为什么要每天发三件事?只是因为知识焦虑而盲目行动么?写着写着就忘了三件事的样子,为此又把专栏文章看了一遍,重新对三件事进行了梳理。
三件事是怎么来的?
上世纪某个牛逼的企业求助管理大师效率翻倍的方法。对方让他每天把**最重要的三件事**写下,然后做完就划掉一个。
三件事格式是什么样子?
01/100 #清晨三件事# 昨天的回顾+ 今天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第三件事
三件事有哪些注意事项?
1、早上想
此时更能分辨轻重缓急,早上或者晚上选择一个。能定出更加靠谱的计划
2、写下来
降低“目标损耗”。(目标损耗就是我们由于不愿承认计划和现实差距而产生的偷偷降低目标标准的行为,比如你心里计划背100个单词,实际背了50个,你会安慰自己这也还不错。)
没记录,没发布,也不可能有回顾
3、加进度
更加容易持续下去,看着数字增加,让人多了些成就感。
4、发出去
第一收益就是公众承诺带来的执行力,总不好意思一件事连着发四五天吧。
第二收益是获得协作。别人提前约时间、加入某个事情、针对将要做的事情提出宝贵建议。
第三收益是带来领导力。榜样的力量无穷。
第四个收益是带来资源。讲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在一个高支持度的社群能获得很多支持。你的三件事,也反映着你的焦点,你的特色,也会受到群体的力量。但是每周用会让人烦,一个月有一两次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用三件事?
三件事是一个自我管理工具,用三件事肯定是为了进行自我时间管理。然而问题是,
只有真正忙到缺时间的人,才需要时间管理。其实大部分热衷于时间管理的人,根本不是时间管理的方法不对,而是其他环节出了问题:要不效率实在太低,要不想做的事情太多太杂太乱,少做事就有时间了——怎么说的,以大部分人效率之低,根本就没有到需要管理时间的地步。我似乎也属于这种情况,并没有忙到缺时间,反倒平时效率很低,事情很乱很杂。
总结以上,我没能坚持三件事可以归结为没有真正缺时间,没有为这件事赋予自己认可的意义,没有以正确的姿势签到。找到了这些地方,就可以重新再试试三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