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就能够完成,就怕你不想

看到行动营的招募信息,我犹豫了很久,我要不要参加,参加了如果完不成任务,怎么办?以前从没有一天读过一本书,也没有写过10条感悟,即使写没有要求字数,行动营里不仅字数要求在500—600字,还要把它读出来,这样才算完成当天的打卡。

当班长发出行动营里截止招募时间时,我的心动了,一个声音冒了出来,去挑战一下自己,看看15 天后,是什么样子,于是赶在行动营招募的截止时间前,向班长提交了申请。

申请通过后成了行动营的一员,看着自己写的军令状,好害怕自己不能完成。

于是在第一天,我四点多起床了,起床后赶紧拿出要读的书看起来,看到重点就划,读完一章后趁还有印象把感想写在书后面,读了几章后,我起床收拾好自己,把孩子叫起床,准备好早饭,带孩子一起去公司。

在公司,把手里一些重要的事做完后,看书,没有看多久,孩子就来找我,其实我当时心里是好着急,我想让他们自己去玩,我看书,可是他们就扭到我,我只好放下手中的书,陪他们玩,下午,他们去玩了,我做工作,工作上用的软件又出现问题,啊!当时我想,怎么以前不出问题偏要在这时出现问题,真是一有事,什么事都跟做一起来了。

在这时,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要慌,先把重要的事处理好,于是我把工作问题处理好后,立马进入看书状态,回家后,吃完饭,和孩子们聊了会天,我就去看书写感悟,第一天打卡就这样在匆忙中完成的。

第二天,星期天,不上班,去看还未康复的婆婆,我把书带身边,认为可以有空读,可是我的想法完全错了,根本没有空隙时间让我看书,在回家的路上,我让老公带孩子们去购物,我在车上看书,这情形我现在还记得。

和第一天打卡一样,我晚上抓紧时间看书写感悟,录音时,时常听得到孩子的打闹,我也不去管那么多了,先完成再说。

开始的几天像是打仗一样,而且工作上又多出许多事来,哎……真是让我很着急,每天打完卡就松一口气。

过了几天,有点思路,而且读书的速度也快了不少,写起来也相对轻松,不过,有两本书,我读起好费劲,想感悟怎么写得出来啊,但是为了完成任务,必须去写,逼做自己把它完成了,虽然质量不好。

在小灶写晨读感悟的时候,觉得时间很紧张,但是在行动营里却发现时间更紧张,让我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在行动营的15天里,发现其实时间是有很大的伸缩空间的,只要你把它利用起来,是真的能够利用起来,不要说没有时间,其实那是在给自己找借口。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这15天,我发现的确如此,尽管有的书没有全部看完,但是我写的感悟的点真的是对于我的生活上是有很大帮助的,通过看这150条内容,我就进步不少。特别是李笑来的《把时间当朋友》里面谈到的时间问题,他说时间不应该用来管理,而是要和时间做朋友,是的,想做好一件事不是一步登天,而是用现在的时间做想做的事,日积月累就会取得一定的成绩。

在行动营里,我本想去加入指导组,但又想到每天的打卡任务,怕自己完成不了打卡而没有参加,我遗不遗憾呢?我的回答是不遗憾,因为我懂得选择那件事对于我来说更重要。

在打卡第15天,奕晴很早就把同桌互相采访的通知发出来了,我一直以为我的同桌是七星,所以我对七星提了10个问题,对队长也提了10个问题,而对赵楠提了7个问题,在第16天我就等回答后编辑就可以打卡了,在第16天下午5点多时,才发现我的同桌是赵楠,本来我当天的打卡快完成了,我着急,赵楠也跟着着急了,我赶快回答完楠楠的问题,又把我想要了解的问题发给赵楠了,同桌行动力超强,马上回复了,我的提问。

其实那时我很着急,我还在回家的路上,我回家要给孩子们洗澡,还在想要做饭,怎么才能完成这最后一次打卡呢,一边走一边思考着,回到家后,看到公公在做饭,当时我一下就轻松了起来,挺感谢公公。

我在想如果我开始仔细看好同桌是谁,就不会这样手忙脚乱了,还好,都完成了。

因为采访的内容规定在500-600字,这就不得不让我要精简文字,所以我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用于在规定范围内,也让我发现,原来精简后也能表达出同样的意思,但是读起来后者更舒服。我也学会了这一招。

现在回头想,其实只要你想去做,是能够完成的,就怕你不想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