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相处,真的很奇妙,有时候,我们以为的天长地久,在不经意间,就会分崩离析;那些看似吵吵闹闹,外人看来,随时都会各走一边的“冤家对头”却将爱情进行到底。
说到底,爱情从来就不是“冷暖自知”的事,它也不是单一纯粹的。所有的“我以为”最后都会成为分手的理由。
接到琴“有没有空,陪我出去走走”的消息的时候,我才发现,已经好久没有和她联系了。自从她高调的在朋友圈秀恩爱之后,我自觉地让出了陪伴的位置。
琴是我的高中同学,三观的高度契合让我们成了朋友,从校园到社会,我见证了她所有的重要时刻:结婚、离婚、创业,琴的生活波澜起伏,事业小有所成。
女儿上高中后开始住校,琴的时间多了起来。这么多年的保养加锻炼,琴的形象、体态一直都保持得很好,更何况颜值在线,又有自己的事业,身边从来都不乏男人的追求。
以前孩子小,事业也是刚起步,她都是一口回绝。现在,时间精力都有了,而且年龄越大,感觉越不能忍受孤独。
琴不喜欢相亲介绍的那一套,她和前夫就是熟人介绍的,为了结婚而相亲,目的性太强。别看她做生意果敢又精明,心里其实一直住着个“小公主”,一直期待着“王子”降临,共谱一曲浪漫的爱情故事。
琴和老万相识于旅途,本来我们约好了一起去云南的,结果临行前一周,我被家事缠绕,实在不能同行,琴一个人去了云南。
在丽江那个连空气中都飘着浪漫气息的地方,最适合邂逅。风情万种的琴遇到了老万,一个大学教授。一个喜欢摄影,一个喜欢拍照,还是老乡,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老万的妻子几年前死于一次意外,孩子在国外读博。他喜欢健身、喜欢旅游、喜欢摄影,一身儒雅的气质,正是琴欣赏的类型。两人相约着出去旅游了几次后,心照不宣地成了男女朋友。
和他们一起出去吃过几次饭,老万对琴照顾得面面俱到。琴也对老万付出了全部的热情,老万的衣食住行,琴都是亲力亲为。最重要的是,琴的女儿也很满意老万,她对妈妈的决定举双手赞成。
交往了三年,朋友圈里岁月静好。偶尔和琴小聚,她也是一副幸福女人的样子。我打趣:是不是该请我喝喜酒了,琴淡笑不语。
女儿才上大学,琴就黯然地约我出去散心,告诉我:他们俩分手了。因为琴提出去拿证,老万却说这样挺好的,何必那么麻烦,拿了证涉及到一大堆事,伤感情。
琴和老万都有自己的房子,经济实力相当,不存在钱财上的纠纷。孩子也都同意他们的交往,琴不过是想给他们的感情加个保险,她以为老万会感动,老万的想法却让她安全感全无。
琴使出“杀手锏”,提出了分手,老万坦然接受,没有纠缠,没有挽留。老万说:“都到这个年龄了,想你也是经过考虑的,我尊重你的决定。”
琴说:“我以为,我们的感情就像我想象中的那样牢不可破了,他爱我就像我爱他一样,我以为他也像我一样想给这份感情加个保证,结果都是我的一厢情愿。”
弗洛伊德说过一句话:“爱情,是对对方的高估。”不能再赞同。那些深陷爱情泥淖的人,大多高估了自己的爱情。
高估了自己在爱情中的影响力
就像我的朋友琴,自身的优秀让她听多了男人对她的赞赏。认识了老万后,老万对她也是宠爱有加,并大方的将琴带入自己的生活圈。
他不止一次地对双方的朋友说,认识琴是他的福气。正是这种认可和他对琴无微不至的体贴,包容让琴有了一种自己是老万“最特别”的那一个的感觉。
琴提出去拿证,要的不光是安全感,更多的是一种承诺。她自信的以为这也是老万的想法,结果却成了感情的“试金石”。
在一段感情里,谁都不是不可取代的,不要高估了爱情,也不要低估了人心,保持一份清醒,认清现状,最适合你的人总会等你。
高估了爱情本身
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爱情魔力的最大表现。一个在外人眼里毫不起眼的人,在爱他的人眼里,就像镀上了一层光环。一切都变得美好,那些缺点、坏习惯也不是大问题,甚至你相信爱情可以让他改变。
“我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一旦爱情被赋予了这些崇高和伟大,你就会不自觉地想要更加美化它,结果却忽略了爱的本质是相互付出。
“有情饮水饱”的爱情,打动你的往往是爱情这件事,而不是那个人,感动你的可能只是你自己。
爱情不会是永远存在的,它随时都会消散,爱时,你侬我侬;散时,无声无息。
别人对你好,是因为那时你值得被爱,千万不要理所当然;高估了爱情,受伤的总是自己。
拿破仑说:“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在爱情中放弃过多的期待,保有一颗初心,用心经营,惊喜自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