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的最佳方式

“平时,我真的没时间陪她”

前几日,同事把女儿带到公司。

同事埋头工作,小朋友全场坐在一旁画画,两人全程没什么交流。

乖巧懂事的模样让人忍不住想去逗她。

当我问起“你怎么这么乖呀?”

得到的回答让一旁沉迷工作的同事停下了手中的活。

小朋友说:

妈妈平时工作忙没时间陪我,今天能待在妈妈身边我当然要乖乖的。

后来和同事说起这个事,她说当时真的差点哭出来。

“平时,我真的没陪过她,都是她奶奶带她。”

来源:《2019年中国亲子陪伴质量研究报告》

据《2019年中国亲子陪伴质量研究报告》家庭亲子关系表现模式选择现状显示,选择“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家长占53.9%,选择“为孩子提供最优质教育”的占26.7%,选择“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的占19.4%。

可以看出,目前亲子陪伴质量从表面上来看还算满意。

实际呢?

怎么给孩子最优质的教育?

怎么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

这必然是需要父母辛勤工作来换取的。

很多父母以“我现在努力工作还不是为了孩子以后更好的生活来麻痹自己,同孩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最后连孩子什么时候开始玩游戏了?孩子什么时候近视了?都不知道。

孩子在年幼时父母陪伴的重要性有多大?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是这样讲的:

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

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止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这种“内部工作模式”在孩子以后的其他关系中,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在性格上会受到影响

童年时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成年之后容易缺乏自信心,因为从小没有父母的陪伴更别说鼓励,导致孩子即使有能力去做某件事他也会选择放弃。因为在他的认知范围里,即使把事情做好、做对也不会有人来表扬他,表现自己完全没有必要。

没有家庭意识

当一个人从小感受不到父母的陪伴,那他收到的父爱和母爱都是大打折扣的。在他的观念里,家庭的羁绊并不强烈,这种情况更多会出现在从小都是全封闭寄宿制学校的孩子身上。比起每个月回一次家,他更愿意拉帮结派的去网吧。成年后,对家人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在理解上也会和其他人有差异。

作为家长,怎样去陪伴孩子?

旅行——

不仅促进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可以让长期疲惫工作的自己放松一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好奇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旅行可以让孩子享受异域文化见识世界的同时,刺激其想要探索发现的好奇心,这是一个无法代替的成长课程。

毫不夸张的说,情操和眼界是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家长并不喜欢带小孩出去玩,怕麻烦、怕危险,对他们来说,难得的假期还不如躺在家里休养生息,照样可以陪伴孩子。

你要知道,

陪着≠陪伴,

陪伴不是应付,

孩子从来不是时间的掠夺者!

别让孩子输在触手可得却遥不可及的陪伴上。

陪伴孩子就给他一场有价值的经历。

End.

| 本文首发于:Miss态度(ID:misstaidu520)欢迎大家搜索关注。

在这里,与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4章 依恋 这些结,即使轻如空气,也如钢铁的连接一般坚固。 ——Edmund Burke于1775年3月22日在...
    暖阳_1332阅读 3,608评论 1 7
  • 依恋的个体差异 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人都有依附于那些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在幼儿时期尤其明显,婴...
    静水观澜阅读 3,336评论 0 3
  • 不要假装自己很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犯错要记住教训。虽然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却让我得到两年...
    金刚岩阅读 56评论 0 0
  • 马上就是儿童节了,又勾起我对童年的记忆。我的童年是在一个乡村度过的。印象里,没有上幼儿园、没有读学前班,就直接到一...
    小考拉俱乐部阅读 387评论 0 0
  • 鱼:学到了,今儿晚上牛仔写作业我为了握笔姿势不正确也发火了,忘记catfish了,我一会儿也和他说一下 我:看了鱼...
    bright_blue阅读 1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