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父母有哪些骚操作让你至今记忆犹新

        正直春节假期,想想以前过年时,父母有哪些骚操作让你至今记忆犹新?


        小时候的春节,年三十都要把初一早晨的饺子包好,并且用一张纸盖在饺子上,还要用硬币(五分、贰分、一分不等)沿着外沿压一圈,大人说这是“压岁”,预示明年钱粮丰足。


      在八十年代的北方,一分钱可以买两块糖。

        由此可见,那饺子上的一圈硬币,可是白花花好大一堆糖,对小孩的诱惑力不言而喻。

        在年三十睡觉前,大人都会再三说明,初一早晨要起早吃饺子,越早越有福气。大人负责煮饺子,小孩负责摆碗筷。

        煮饺子时,取下“压岁”的硬币是小孩的活计,而且谁取硬币钱就归谁。

        哈哈,我们那些小孩,年三十夜里都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因为兄弟姐妹多,就怕自己睡过头,赶不上取“压岁”的硬币。

          于是,年初一早晨,大人一声“起来煮饺子啰”,小孩子们就一骨碌爬起来,排队站在灶台边,等着帮大人取“压岁”硬币。

        有几年,会在凌晨三四点钟就起来煮饺子了,对嗜睡的小孩来说,可是不小的挑战,无奈,“压岁”钱太有诱惑力,那可是一堆甜蜜蜜的糖块啊。

        起得太早的时候,初一饺子吃完,天空才蒙蒙亮,我们小孩子实在困的不行,又倒头大睡,大人也就随他去,反正初一饺子吃过,就算过年啦。


        随着年龄长大,才慢慢明白:大人们用取“压岁”硬币的方式,让爱睡觉的小孩子自觉早起,从而避免了影响初一早晨吃饺子的时辰。

        真是应了那句古话,“无利不起早”,小孩子也遵循这一自然天性,大人们老谋深算的娴熟运用,更是给孩童的春节增加了浓厚的年味。

        直到现在,还会对童年的过年氛围念念不忘,都是大人的骚操作加深了童年的记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