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闲逛古玩市场,从一个山西男子那里挑了两杆戥子,外形像极了提琴和琵琶。
柴木的外套,很轻,一片厚,一片薄。两片之间底部有一个金属转轴,起到固定作用;头部安有铜质的开关,以免小砣落失。打开外套,厚的部分掏空出杆、盘、砣的位置;有一个红铜的圆盘,很薄,硬币式的小砣静悄悄地候着;骨质的戥子杆儿上有三个小洞,一个用来连接盘,两个用来安置秤绳。
红绿与蓝绿秤绳的搭配,已经随着时日渐远,有点变色,但好像仍能看见西北鲜鲜活活的日子。
乡间有句老话,是说“也不拿戥子戥一戥自己”,不知何故,我总爱自省,随时把自己放在戥子上称量,有人说儒家最大的精神特质就是自省,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喜欢戥子的缘故吧。
【戥子到底有多精细】
戥子是古时候常用的一种精细衡器,用于金银和中草药、香料的精密度量。清代的生活百科全书——《红楼梦》中描写晴雯生病延医,麝月要酬谢医生
于是开了抽屉,才看见一个小箕萝内放着几块银子,倒也有一把戥子。麝月便拿了一块银子,提起戥子来问宝玉:‘哪是一两的星儿?’宝玉笑道:‘你问我?有趣,你倒成了才来的了。’
有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是中国一位学者去欧洲某医学院进修,送给院长一杆戥子,并附信解释说,中国使用这种戥子来精确控制药物的用量。次日,院长请学者用戥子操作称重,之后再用天平复核,十分精确。学院后来把戥子陈列在展览橱窗中,并有文字介绍
中国使用这样的衡器来控制药物用量已有几千年。
【戥子到底怎么读】
文字初成之时,给黄豆看,他看成了“戳一戳”自己,哈哈。“戥”音“等”,戥子也有叫成等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