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听到大人对孩子说:
“你该先做作业再玩”
“你上课要认真听讲”
“你要好好学习”
“对你说的话你总是听不进“
“别看电视”
“别玩手机”
“别乱吃东西”
别这样,别那样……
也许你会说,大人当然会这样对孩子说话啊,这不很正常吗?
是啊,大家都认为这很正常,不是你一个。
关键是你这么说了,孩子会理你么?
对啊,孩子不理你,你就开始抱怨:这孩子真不听话;脾气真倔;真不像话;真是个糟糕的孩子……
你开始给孩子打上“坏”的标签,并且会提高嗓门,如果孩子再不理你不依你,甚至顶嘴,你可能会发火了,变成骂,最后实在是火了,干脆把孩子拎起来胖揍一顿。
然而结果呢?孩子还是那个孩子,他(她)没有改变的意思。
你会感叹孩子难教育。
你会发现,原本你很爱孩子的,可是不知怎么的,自己越来越讨厌自己的孩子。
而孩子呢?开始对你疏离,尤其被你骂和打之后,他们对你越来越不亲。
你们相互间的亲子感情就这样被毁了。
大家看明白了吗?造成这种结果是什么原因?
就是大家都视为正常的“说理”。
怎么会这样呢?
按理说家长对孩子提要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毕竟每个人都希望孩子好,说理不对吗?
错!
错?好吧,其实问题出在你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每个人都有尊重的需要,孩子也是。在心理学上马斯洛曾经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而“尊重”也是人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当你在给孩子提要求下命令的时候,其实你是把自己放在高于他们的位置上的,而尊重就意味着平等,你不尊重孩子,孩子当然不理会你说的话。
所以就有了倔孩子、坏孩子、叛逆孩子。
最重要的,好好的亲子关系被破坏了,父母不爱孩子,孩子不爱父母,这是最大的损失。
我想说,当你在下次又想跟孩子说理,教训人的时候,请千万记得:
决定人的行为的,主要是人的深层的信念和习惯。
所以,当你用说理教育孩子的时候,其实是在强行给孩子灌输你的思想,而不是他们自然而然地在形成他们的观念和习惯。
没有人喜欢被强迫接受一件东西,所以孩子会抵触和反感。
最好的教育是听不见人们在说教的,中国有句古话:润物细无声。
只有在不知不觉中,才能影响孩子,想要改变孩子的观念,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父母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慢慢地影响、熏陶、改变孩子。
教育之事,急不得。
教育之难,不是难在孩子不听话,逆反,而是难在这是一个缓慢和积累的过程,教育的成功是慢慢熏陶出来的,是时间孵化的结果。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这样不需要你费一句口舌,在父母的榜样作用下,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变成你希望的样子。
小心习惯的力量。优秀其实是由习惯造就的。优秀的孩子都拥有优秀的习惯,父母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只要孩子习惯好了,某一天,优秀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但是,好的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父母慢慢地培养出来。
说理是一种愚蠢的教育方式。其原理是家长希望一句话就能改变孩子,而这种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
最轻松有效的教育就是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宽松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慢慢地熏陶。
愿你们都能轻轻松松地教育孩子,享受亲子感情的同时,收获优良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