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是在平台录入用户资料并校验输入是否正确的过程,所以在输入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出错场景需要设计相应的防错机制来防止用户出错或在用户出错后引导用户修正错误。
以下通过举例说明不同场景下常用的防错设计。
1.注册过程中返回,阻塞式弹框确认。
注册过程中返回,弹出阻塞式弹框的行为作用更加偏向于挽留用户继续完成注册流程。但无意中也防止了用户无意识触发返回或者手势返回的操作失误情况。
如何优化细节令防止注册中断更加合理?
①可以将弹出框的触发条件和场景更加细分。如:
对比 | 触发条件/场景 |
---|---|
优化前 | 处于注册流程时,任何时候返回都弹出弹框 |
优化后 | 当前页存在输入内容时,返回才弹出弹框 |
②利用人类规避损失的天性心理,配以文案“放弃正在输入内容,确定离开?”
应该可以进一步发挥该弹框的效果,降低注册过程中中断的概率。
2.输入错误时引导提示
注册登录流程中最频繁的操作就是输入信息,及时和表意清晰的出错提示可以消除用户的困惑,保证注册体验的流畅和速度。
常用的引导提示方式有三类:阻塞式弹框,Toast提示,界面内嵌入式提示。
提示方式 | 效果图 | 优/缺点 |
---|---|---|
阻塞式弹框 | 阻塞式弹框
|
(1)强中断,需要和用户产生交互行为才能进行下一步。无形中多一步,增加交互成本。 (2)触发时机一般在输入所有信息完毕后。无法做到即时反馈。 |
Toast提示 | Toast提示
|
(1)弱中断强提醒,无须和用户交互。但不宜频繁中断,所以在输入即时反馈的情况下体验不够良好。 (2)显示时间3~5S为佳,所以文案不宜复杂过长。 |
嵌入式提示 | 嵌入式提示
|
(1)提示不会中断用户操作。 (2)配合动效可以实现强提醒效果。但由于涉及布局变动和动效,所以技术实现要比以上两种方式复杂,属于慢工细活。 |
三种提示方式的优/缺点十分明显,所以众多APP选择也是一边倒。
提示方式 | 注册/登录中使用情况 | 触发时机 |
---|---|---|
阻塞式弹框 | 极少APP在注册场景中使用阻塞式弹框。 | 点击按钮 |
Toast提示 | 绝大部分APP都是使用Toast提示 | 输入所有必填信息后,点击按钮 |
嵌入式提示 | 少数APP会使用,并且一般以嵌入式提示+Toast提示的方式混合使用 | 每项必填项输入信息,失去焦点后;输入所有必填信息后,点击按钮 |
综上,虽然嵌入式提示有更好的体验和更快的反馈,但是在APP上应用得不多。我尝试总结原因:
①在移动端注册流程分多步进行,每步一般只有1到2项填写项,所以输入全部信息后提示修改和输入一项后提示修改,心理感受和修改成本差异不大。
②嵌入式提示需要改动界面布局,且遇到连续提示的情况还需辅以动效。技术实现不够Toast简单,时间成本相对较高。所以才会出现嵌入式提示+Toast提示混合使用的情况。
大致了解三种提示的优劣后,在后续的注册登录设计中就可以根据用户体验、技术难度和时间成本来决定使用哪种提示方式了。
3.填写项满足条件后,才激活“下一步/注册”按钮
①条件一,必填项输入框必须有内容。
②条件二,手机号、验证码类具有固定格式(位数),需要满足格式
例:中国大陆手机号固定11位,多于或少于11位数,则不激活“下一步/注册”。
4.输入手机、身份证和银行卡等号码时,按照用户记忆习惯分段显示
信息类型 | 记忆习惯 | 示例 |
---|---|---|
手机号 | 3+4+4 | |
身份证 | 地区码(6)+生日(8)+性别其他(4) | |
银行卡 | 4+4+4+4+3 |
在用户输入个人信息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进行校验,所以使用符合用户记忆习惯的显示,可以提高用户自主校验的效率和正确率,防止出错。
防错并不止出错后妥善处理,更应包括防患于未然。这次注册登录模块中学习到的防错设计总结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