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之谈动谈静

图片发自简书App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作为一名青年,我们既要学会好动,也要学会好静,在动与静之间,选择去做最好的自己。


-1-

人生来好动,好发展,好创造。能动,能发展,能创造,便是顺从自然,便能享受快乐,不动,不发展,不创造,便是摧残生机,便不免感觉。

笔记:想到了两个字“勤”与“懒”。我们总能在勤奋之中寻找可以让自己为之去努力的趣味,却从不会在懒惰的状态下找寻到人生的意义,当然,这里的懒惰并不是慵懒的意思。


-2-

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笔记:安静的时候,是思想最发散、灵感最容易来的时候,但安静也需要有一个度,安静久了,容易心生抑郁,抑郁久了,容易产生忧愁,甚至会怀疑人生的意义,产生对世界的非正常看待。而想解决郁愁,唯有让自己忙起来,做一些喜欢的有意义的事,去痛快的发泄自己。


-3-

朋友,闲愁最苦!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

笔记:这个世界,不会有愁苦,愁苦全源自于自己给自己的那个世界。不管你什么样的心情,这个世界依然在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转,既然这样,那又何苦自讨忧愁呢?


-4-

假如你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劝你多打网球,多弹钢琴,多栽花木,多搬砖弄瓦。假如你不喜欢这些玩艺儿,你就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笔记:对自己最了解的人永远是自己,只有自己知道,自己适合跟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最幸福;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做什么事能够让自己生活的更有意义。在“动”的前提下,做自己认为有意义可以让自己开心的事就好。


-5-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笔记:如果把“动”比作创造力行为,那“静”就可以比作感受力行为。没有内心感受力的创造,也只是一副没有感情的空壳而已,不冷不热,呆滞着。


-6-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笔记: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想要自己得生活越来越快活,那就一定要在生活中寻找到更多的趣味,培养出自己的兴趣所在,兴趣所达,幸福所至。


-7-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于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也。你对于有趣味的人,你并不必多谈话,只是默默相对,心领神会,便可觉得朋友中间的无上至乐。

笔记:最不喜欢打交道的人就是,除了敷衍了事,没有任何从心的交流,两个人的频道不同,怎么说都说不到一块去。与其这样痛苦的跟别人打交道,不如去寻找更适合自己更同频的朋友。一个适合的朋友,会让你的交流省心90%。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愿你在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寻找到不一样的惊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上就业指导课时,老师在黑板上整整齐齐列出16个词语,然后笑着让大家任选3个词形容今后的人生目标。 我坐在后排,...
    叶生生阅读 1,776评论 10 17
  • 第一条简书,似乎应该和大家打个招呼,虽然我一个粉丝和关注者都没有。 出于礼貌,还是自我介绍一下吧,大家好,我是丢丢...
    旅行的故事2014阅读 21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