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竹语】康复之“家” 路向何方?

        康复之“家”,路向何方?

                      (一)


《健康中国》一康复组织启动仪式

        短短五年时光如箭似梭,成立5年的康复组织像风又像云,懵懂懂走了1800多天,昏沉沉爬过无数坎坷。历数证书奖杯欣喜若狂,回看崎岖之路悲喜交加。

      康复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换届选举之日渐近,诸多事宜齐涌心头,颇有焦头烂额、头绪全无之感。 关键点:温馨的康复之“家”,未来的前路向何方?

      2015年7月的一天,上午十点左右,仅仅手术一年多的我正在新龙生态林聚精会神地边听音乐边散步。

      此时,一位区局领导电话于我,试探着问:“我们区准备成立一个康复组织,以填补全市的空白,想请你组织一下好伐?”

      “康复组织?什么康复组织?”我好奇地问。

        对方“嗬嗬”了一下,迟疑了许久没有正面回答。

      “是不是癌症康复协会?”我并不聪明,但身处农村,知道对癌症患者往往有许多忌讳而尽量避之的习俗还是比较地敏感。

      “哈哈”之后,对方便道出了真实的建议。

        “行!就算是行善积德吧。”就这样,不知天高地厚地接受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几位发起人的经常碰头,几个镇(街道)的东西奔走,几个月的招兵买马,几十天的精心筹备,终于尘埃落定。

      是年,9月29日,全区56名会员代表欢聚一堂,隆重召开了区(癌症)爱友康复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常务理事会和监事会。并选出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公司”已经挂牌,“业务”从何而来,“业绩”如何取得?

      好在:常务理事们个个都是精英。 大家分工负责,各显其能,且相互配合,共渡朝夕,在理念“追求生命、奉献阳光”的驱使下,朝着“轻松康复、延年益寿”的目标,“引领爱友增强康复信心、帮助爱友家庭排忧解惑,再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终于在“黑灯瞎火”中慢慢地走上了会员们期望的康复之路。

漫步新龙生态林的享受


      康复组织为大家,会员个个爱护它,不知前路向何方?培土壅根促壮大。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