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结婚?
一说到为什么要结婚,最近听得最多的恐怕是男权社会里,雄性为了自己基因的延续,这是一种出于人类物种本能的需求。
美国社会学家Andrew J. Cherlin曾在他的一篇论文里讨论了这个问题,基于美国的历史研究来看,美国婚姻意义的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世纪50年代以前,称为制度化婚姻阶段,婚前不能同居,婚后才能生、养孩子。这个阶段婚姻主要满足的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比如说提供住所、提供食物,帮助我们免于外界的侵害。
第二个阶段,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称为陪伴式婚姻阶段,人们强调的是夫妻双方不仅要是彼此的恋人,也应该是彼此最好的朋友。这时,最基本的需求已经可以在婚姻之外获得,所以夫妻们更多关注的是那些中层次的需求,比如说,爱、被爱、体验浪漫的激情。
但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她们和男性一样在外工作、赚钱养家,这个时候,当人们评估自己到底对我的婚姻满不满意的时候,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在婚姻里面有没有成长,他们的想法、感受有没有在婚姻中得以表达。这时候的婚姻就从陪伴式变成了个人化婚姻。
第三个阶段的个人化婚姻,强调的是人的自我成长,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发展成一个独立有成就感的自我,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配偶或者家庭而牺牲自己,夫妻之间相互依恋而不依赖,孩子只属于他自己,并非父母的私有财产。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预期的时间段如愿地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
在东亚社会,女性,特别是高学历女性,有很多人并没有结婚。人口学家在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作Marriage Package,即“婚姻包袱”——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婚姻是大事,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还有很多细细碎碎。一旦步入婚姻,女性则被期待以家庭为重,除了承担大部分家务活,还要相夫教子。
现代女性在婚姻之外已经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如事业或经济上的成就,而与此同时,男性并没有相应更多地承担家庭事务。这时,婚姻对于女性来说,就失去了很多吸引力,女性在这种传统的性别分工的婚姻中所获得的回报和效用越来越少,便会选择推迟或放弃结婚。
二、 如何降低婚姻的风险
现在网上已经开始带有“孩子,你不结婚不是你的错”等论断的文章,有的高知家庭也已经开始不向自己的子女催婚,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自己还没结婚,周围同龄的小伙伴已经陆陆续续离婚了。父母那一辈开始被迫理解并认识这个新的世界——“喔,原来结了婚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生活的变数还挺多的”,更深刻点的认识是——“婚姻只是现有社会制度下衍生出来的一种形式,而非实质”。
从上图可以看到,对于结婚数量来说,结婚的增长幅度是37%、38%左右。而离婚量则是8倍左右。结婚的趋势是平稳的、波动的,甚至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离婚近几年来则为直线上升的状态。在一线城市,离婚数甚至已经快赶上结婚数。
现代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那如何能降低离婚的风险呢?以下既是原因,也可从中找到解决办法:
1.研究表明,很年轻的结婚年龄是预测离婚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一方面,人的大脑前叶到30多岁才会发育完全,这是负责关键性的决断、决策的区域。太年轻容易对自己未来另一半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有错误的预期。
另一方面,年轻人往往对自己的认知不足,在年轻的时候很多成年特征还没有显现,而且每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会使一个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可预测。
因此在未变得足够成熟前,很难从一开始就选出一个和自己很适合的伴侣。
2. 也有研究表明推迟结婚是获得稳定婚姻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
这跟上一点相对应,学者认为那些结婚比较晚的人通常比较成熟,而且较少地做出配偶上的错误判断,且更能应对婚姻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这个研究启示我们,与其着急踏入婚姻,不如先让自己变得成熟一点,弄清楚我是谁、我到底适合什么样的配偶,再做出婚姻的决定。
3.有研究认为婚姻的稳定程度在谈恋爱的时候就已经有征兆
结婚选我爱的人还是选爱我的人?这是大家都争论的一个话题。
一个持续14年的美国研究讨论了恋爱时男女双方对爱的程度、结婚可能性的分歧程度与日后他们离婚的关系。他们发现其实恋爱时双方爱的程度差不多,对感情的未来走向有着比较一致的预期,会提高日后婚姻的稳定性。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shared reality,共享现实。
爱情是带着荷尔蒙的,甚至是盲目的,而婚姻则是幻想破灭的过程。不然很难抵挡在恋爱的时候瞎了眼产生的想法,在结婚里被更接近现实的感受所代替。
如何建立这种共享现实呢?其实研究发现,花时间在一起并且能够坦诚地聊他们感情的情侣,他们更能够对自己的感情、对未来的发展形成比较一致的判断和体验。爱你的人,你爱的人,都不如爱得一致的人好,对,这很难很难。
三、如何让婚姻更美满?
我们把前面讲到的婚姻三阶段同心理学上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起来,把婚姻想象成登山,登的山越高会觉得呼吸越困难,每呼吸一口能够给我们供的氧气越少。最基本的非因人而异的需求很容易被满足,但越往上走,差异化的需求越明显,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就越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夫妻待在一起宁愿各玩各的手机,而不是互相表达、倾听和感受,如果一方求而不得、双方未能同频,这样的婚姻关系会让人有种窒息感。
随着人们推迟结婚、离婚率增加,还有平均寿命的延长,我们其实越来越多的时间是在婚姻之外度过的,我们应该学会的是如何成功经营自己的单身生活。
愿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结婚或不结婚的权利和勇气,也无论结婚与否,都能独立、积极、快乐、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