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界的“深夜食堂”——白天赚快钱,晚上薅羊毛,让数据加班替你省钱
DeepSeek于2025年3月11日正式推出的批量推理(Batch Inference)计费模式,是其AI服务商业化的重要升级。该模式针对非实时性大规模数据处理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和定价策略优化,显著降低了企业使用成本。针对该计费模式的要点分析如下:
一、核心特性与定价规则
-
批量任务处理机制
- 异步处理:用户通过API批量提交请求后,系统将在24小时内完成处理,突破实时推理的速率限制
- 资源池调度:利用夜间低负载时段的空闲算力资源,通过动态节点分配降低成本
-
阶梯式价格体系
模型 输入单价(元/百万tokens) 输出单价(元/百万tokens) 对比实时推理降幅 DeepSeek-R1 1.0 4.0 75% DeepSeek-V3 0.5 2.0 50% 注:R1优惠价有效期至2025年3月18日,此后恢复至原价(输入4元/百万tokens)
-
适用场景
- 大规模报告生成(如财务分析、市场调研)
- 数据清洗与结构化处理(非结构化文本转数据库)
- 模型性能评估(批量测试提示词效果)
二、技术支撑体系
-
跨节点专家并行(Expert Parallelism)
- 将256个专家模型分布在多GPU节点,通过动态负载均衡器优化资源分配
- 预填充阶段采用EP32并行策略,解码阶段升级至EP144架构,吞吐量提升4.6倍
-
计算-通信重叠技术
- 双batch拆分策略:将一个请求拆分为两个microbatch交替执行,隐藏75%的通信延迟
- 五阶段流水线设计:在解码阶段实现注意力层计算的零等待衔接
-
昼夜资源调配机制
- 日间高峰时段:278个H800节点全负载运行推理服务
- 夜间低峰时段:仅保留30%节点处理批量任务,剩余资源转向模型训练
三、成本优化实证数据
-
典型场景对比
任务类型 实时推理成本(元) 批量推理成本(元) 降本幅度 10万份合同解析 2,400 720 70% 百万级舆情分析 15,000 3,750 75% -
系统效率指标
- 单H800节点处理能力:73.7k tokens/s(输入)、14.8k tokens/s(输出)
- 日均处理规模:6080亿输入token + 168亿输出token
四、使用建议与注意事项
-
最佳实践
- 优先选择V3模型处理通用任务(性价比更高)
- 对时效性不敏感的任务建议设置"delay=night"参数,享受额外5%夜间折扣
-
风险提示
- 批量任务不支持中途终止或修改,需确保输入数据准确性
- 超过24小时未完成的任务将自动升级为实时推理并补收差价
该计费模式的推出标志着AI推理服务从"实时优先"向"成本效率优先"的范式转变。企业可通过合理规划任务类型和时间窗口,实现AI应用成本下降5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