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小题大做
【拼音】
xiǎo tí dà zuò
【释义】
指拿小题目作大文章。比喻不恰当地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没有什么,左不过他们小题大做罢了,何必问他?
解释:没有什么事,无非就是它小题大做罢了,没有必要去问他。
【近义词】
大惊小怪 借题发挥 舍近求远 小题大作 大做文章
【反义词】
大题小做 等闲视之 轻描淡写 淡然处之 杀鸡焉用牛刀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借题发挥。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孝成王目光短浅,喜欢独断专行,听不进大臣的建议。经常贪小利而受大害。
有一年,赵国和燕国发生了冲突。燕国国君一怒之下任命高阳为统帅,领兵十万征讨赵国。赵孝成王看到燕国大军前来征讨的军报,吓得不知所措。
他自认为赵国没有一个大将能带兵与燕国高阳率领的军队相抗衡,于是派人去齐国请齐国大将田单担任赵军统帅,统领三军与燕国军队作战。齐王听完赵国使者的话,提出了条件:要求赵国把济水以东的三座城池和高唐平原一带的五十七座城邑、集市作为酬谢全部始送给齐国。
使者返回赵国传达齐王的条件,孝成王觉得齐国这是趁火打劫,要价太高。但是他又担心不答应齐王的条件,齐王不让田单来赵国领兵作战,那样燕王会一举灭了赵国。他思前想后,终于决定答应齐国苛刻的条件。
孝成王的决定让满朝大臣大为震惊,他们没想到孝成王会有这样荒谬的想法,做这样荒唐的决定。大臣在私底下议论纷纷。
朝中大臣中最为不满的是马服君赵奢,但他不敢公开反对孝成王的决定。他找到平原君商议。说:“我们赵国并不是没有能统领军队、抵御外敌的大将。
如今为了聘请齐国的田单。居然要割让五十多座城池给齐国,这不是小题大做吗?平原君劝慰他说:“这是大王决定了的事情,再谈有什么用呢?’赵奢非常气愤地说:“我们赵国士兵强悍。大将勇猛,经常上战场作战的不少于万人。
如果让我领兵迎敌。不出一百天就能把燕军消灭千净。赵奢看着平原君,见他无动于衷,接着说:“田单算什么。如果他没本事,一定会败给燕国。如果他真有领兵作战的本领,也不会为赵国卖命的。用田单领军。有害而无利,道理清楚明白。大王怎么就看不透啊!”
赵奢慷慨陈词一番,见平原君态度冷漠,无动于衷,就叹口气走了。
【造句举例】
他总是喜欢小题大做,一点点问题再他眼里都成了天大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
同学之间有点矛盾,就说什么先礼后兵之类的话,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