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订阅了古典老师在得到APP的专栏《超级个体》,努力跟进,并将早上(5:30-6:30)宝贵的读书进时间献给了她。我很乐意。并于10月27日,撰写了《跟着古典老师,进化成适应未来职业世界的“超级个体”》,打算每天做笔记,写思考。今天将最近一周多的所学所思进行整理,温故而知新。
一、什么是自由
古典老师是这样解释自由的。他用公式表达为:自由=责任=能力。展开来讲就是: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任何选择,都会牵动他人利益,别人给你自由,因为需要你承担自由背后的责任。而别人给你责任,因为别人认可你的能力。
我的思考:那如何理解“能者多劳”?
有能力的人多承担责任?那这样的人哪有自由?感觉有点绕。细细地想,应该要抛弃以往“自由就是不受约束”的观念。有能力才有选择的自由,提升能力才是王道。用古典老师的话说,“自由职业的本质,其实不是自由,而是职业能力。”
那么,自由职业者,如果能力不强,也不是一个令人向往“自由”职业。
二、自由职业态,一个符合我目前最求的职业状态
古典老师说,自由职业态也许是这个时代个人和组织最好的站位。平时可以修炼,进可共创,退可自保。
什么是“自由职业态”?就是达到自由交易的状态。他把人与职业的关系分三个阶段:雇佣(不得不为你干活)——自由交易(选择为你干活)——共创(我们一起干活)。
我的思考:我觉得这个中间的“自由职业态”是比较理想的“自由”状态,也是我目前急需达到的状态,并且这个状态可能要维系10年乃至20年。首先,我目前乃至更长的时间,我是不会辞职自己干活的,一方面现有组织为我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个人的能力在组织的平台上才能更加地放大;另一方面,我要提升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把提升专业并封装成产品的能力(产品能力)、把能力卖出去的能力(营销能力或打造个人品牌)以及自我管理、持续学习能力(运营能力),相当于打造出组织的小公司,自己可以自由交易,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组织。
三、组合式工作,我把它作为自由职业态的补充
眼界决定格局,古典老师的眼界让我惊喜。本以为自由职业态是对于我来说最好的选择,但是他又给出了跟多职业可能性,分别是在地青年,新工匠,社会企业与公益。他说这三种全新的职业形态和方式,将越来越流行,也是新的职业机会,我是信了的。
而他说,比投资更需要组合的,是组合式工作。他讲了欧洲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的故事,以及他的“组合式工作”的安排——即将工作分为:有薪工作、学习工作、家庭工作、义务工作4个部分,每年用6个月时间上班,3个月时间学习,2个月时间和家人在一起,还有1个月时间从事义务工作。这些阐述,更值得我关注和思考。
1.这是查尔斯▪汉迪的组合安排,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其中对于义务工作,我先前就很困惑。
目前我处于爱钱的阶段,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有薪工作和学习工作两个象限,主要是为养活自己和家人以及提升自己,为了更好地生活。花在家庭工作的时间也不多,当然目前主要是和老婆在一起,时间也够用吧。
但是义务工作方面,真的就很少涉及了。而古典老师把“义务工作”进行解读,就是“服务别人而不求回报”的时间。这样理解还能有所安慰。不然感觉自己的社会责任无法体现了。当然这一方面,在人生的某一时期就应开始投入和精进了。
2.组合,不是简单的排列,他们之间是有内在的联系的。有薪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家庭工作践行家庭价值,义务工作实现社会价值。
四、通往自由职业态,仍需提升的能力以及方法
1.产品能力。明确每天做了多少事,省了多少成本,满足了谁的什么需求?从交付结果开始,从封装成产品为止。而封装的产品并不是一个马上可以销售的独立产品,只要是可交付,有价值,脱离本人依然存在的东西即可。
2.媒体能力。在组织内部进行分享、写公众号、简书,以练习表达和思考。
3.运营能力。自我管理(时间管理),自律,开始理财,学会法律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