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木葉下 参赛编号 212
01
倩芸一再催促郑智,眼看离孩子放暑假没几天了,她们俩人都忙着上班,孩子没人照看。
“让你爸来照看孩子吧!”倩芸不置可否地对郑智说。
郑义荣鳏夫多年,老伴儿患癌早逝。他独自一人在国道旁开着一个小饭馆,生意时好时坏,除了填饱肚子,勉强有些节余,行牧且荛地度着晚年的光景。
北京的物价一直飙高不下。郑智夫妻二人加起的工资不到两万,除了房贷、车贷、日常开销,给孩子的暑期全托,他们确实有点儿捉襟见肘,所以硬着头皮向父亲求援。
郑义荣背着老家的米面油,大暑天里汗流浃背,踏进家门刚一换鞋,倩芸就掩着鼻子进了卧室。郑智急忙把父亲推进了浴室后,天已黑了下来。
他催促妻子快去做饭,孟芸说道:“让你爸做吧!他炒的菜香,你不也爱吃他做的饭?”
郑智教会了父亲家里所有电器的操作方法,他们可以安心的上班去了。
倩芸今天下班早,饥肠辘辘地一头撞进了厨房。
郑义荣爷孙二人都在酣睡。儿子翻过身后的褥子上有一大片湿,屋里开着空调,倩芸断定那不是汗渍,儿子尿床了。
临近中午了,饭也没做,她气不打一处来,愤懑地拿起电话夺门而出,站在楼道里对郑智大声埋怨着。
郑义荣电话铃声响起。"您咋给看孩子的?尿床了都不管,床垫子上会有尿骚味儿的!”
电话那头,郑智急吼吼地对父亲喊,郑义荣就明白了一切。
“给我买明天回老家的车票,我不会买!”郑义荣一脸平静、肃穆。他好寒心啊!
郑智买楼的首付里,有十多万钱,可都是他老夫妻没明没夜地开饭店挣下来的钱,也是从牙缝儿里抠出来的钱。
这些且抛开不说,他们可都是混迹在都城的精英白领啊!可都是大学生啊!书念到狗肚子里去了?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父母们不曾亏欠我们什么,相反是我们亏欠他们太多!
一个诉状,离心离德。为何不拷问自己?却把理智的天平偏向错误的深渊。
对亲近的人挑剔或许是本能反应,而克服这种陋习,不挑剔才是智慧。
郑义荣一气之下回了老家,郑智后悔不迭。没有人会心疼他的难过,人们只会嘲笑他的懦弱和无主见。
画外音:是自己教会别人怎么对待我们自己!
02
文慧带着哭腔说:“我的项链找不见了,我把所有衣服都抖空了,衣柜子和墙角旮旯也都找遍了,你是不是倒垃圾时给倒掉了?”
“我刚进家门,我哪里倒过什么垃圾?”高俊一脸冤枉,面露焦躁和不悦。
掘地三尺的比喻虽然有点儿夸张,总之全家上下、里里外外翻了个底朝天。高俊又和她找了半天,仍不见项链踪影。
那可是他们结婚时的项链,意义非凡。
文慧一连几天茶饭不思、沮丧至极,除此之外,还多了一个怪异的举动,动不动就蹲在四角旮旯和垃圾堆里寻翻老半天。
“啊呀!我想起来了!”文慧嘴巴大张一脸疑惑地对高俊大声说:"你妈那几天在咱们家住了几天,莫非…………?”
高俊说:“我以为你找到了,咋说出这么不靠谱的话,可能吗?”
"你别怪我,快去问问,或许是她……拿走了?”文慧就差说一个"偷"字出口了,她铁了心认定自己的项链有了下落。
高俊买了许多东西给母亲送去,只字未提项链丢失的话题,母子二人依依惜别。高俊心里一直坚信,母亲从来不会偷拿别人东西。
总之文慧不在现场,她又不知道高俊到底问询了没有。
文慧见高俊蹙着眉,心里明白了许多。她先低眉下气地对高俊说:“老公,我对不起你,我不该对你和婆婆说那样的话。"
文慧道完歉一脸惊喜地冲高俊叫道:项链找到了,在一个废塑料袋里,我把它塞在了大米袋里,一时想不起来了。"云开雾散,高俊想笑,笑不出来。
郑智智商很高,在处理家庭矛盾的环节上,却判零分。而高俊却睿智、坚定的多。
动不动,甩脸给父母看,是最大的愚蠢和失分。在父母面前,有时装作糊涂和敬畏,才是最大的孝顺。
在对陌生人的关系处理上,起码的善意和尊重会显示出你的涵养。在和我们最亲近的人心里,或许因为曾经的纵惯和溺爱,少了那份异于陌生人的矜持,可以撒娇、可以埋怨,但千万别在心上扎刀子、撕口子。家庭矛盾的化解更需要一些技术性的手法和心智。
在你愤怒至极的时候,最能见品性,最能见智慧。
莫在父母面前动怒,请让你的怒商归零!
用眼看人会走眼,用心做事会成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文一篇,助君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