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 张婧读后分享课《孤独的小螃蟹》

一、激趣导入

1.主人公戴头饰上场

二、检测读书成果

2.我会答题

3.听声音猜故事

4.读句子猜故事

5.看插图猜故事

6.我会看图复述故事(应该是先连线再讲故事)

一生回答

其他生拿出学习单排序

生一起排序,老师把报帖贴在黑板上(可以让学生上去操作更好)

三、话题探讨:小螃蟹孤独么?

(此时应该把话题留在这一版)

举手表决:你认为小螃蟹孤独么?

(一)请认为孤独的同学回答原因。

(二)认为不孤独的同学回答原因

追问:这是哪个故事?

四、分享手抄报

1.请假同学的视频(起到了规范,示范引领的作用))

2.请同学们像她这样来分享

快报汇报

五、好书推荐


读后交流分享课,首先要交流分享阅读的内容,这是读后交流课最基本的内容。这个教学环节,无论老师让学生“借助插图猜故事”,还是“串联标题讲故事”,都意在引导学生回顾故事内容。“借助插图猜故事”,让学生先回顾故事题目,无疑简单些;在回顾其他故事题目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集中针对《孤独的小螃蟹》进行“串联标题讲故事”,对这个故事详细讲述,这样的设计,既由浅入深,又有面有点,对阅读内容进行了整体的回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在读读、讲讲、听听、猜猜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故事内容,体验阅读的快乐和成就感,是一件非常重要和美好的事。


【研22006】浅谈整本书阅读“读后分享课”的教学策略

李凤 2022-2-16 11:59 作者: 郧西县教学研究室 李 凤 1830 0

        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包括“读前引导”课、“读中推进”课和“读后分享”课三种课型。上好“读前引导”课,是基础;上好“读中推进课”是关键,上好“读后分享课”是核心。怎样上好“读后分享课”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本课型的一些教学策略,仅供老师们在教学中参考。

      一、 精准定位“读后分享课”的教学目标

      读后分享课顾名思义就是为学生阅读整本书后汇报展示交流分享阅读成果安排的课堂。因此,“读后分享课”的教学目标是:①回顾阅读过程,外化阅读成果;②延伸阅读经验,建构阅读意义;③激发学生阅读的持久动力。

      二、精确安排“读后分享课”的教学内容

      根据读后分享课的定义和目标,教学可以尝试安排以下内容:①抄一抄:用手抄报、记录卡、读书笔记等形式呈现阅读收获;②讲一讲:讲一讲最喜欢的故事;③议一议:议一议书中的人或事;④演一演:用戏剧、情景剧等形式演一演书中的人物、故事或情节;⑤理一理:用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⑥研一研: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专题式研究;⑦写一写:以读后感等形式写一写读书收获或故事梗概;⑧赏一赏:欣赏精彩语段,朗诵喜欢的语段、人物对白等;⑨荐一荐:向他人推荐这本书;⑩考一考:开展书中知识竞答;⑪评一评:评选“阅读小达人”等。这些内容可以采用不同形式,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可以安排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开展。

      二、 精心设计“读后分享课”的教学流程

      根据读后分享课的目标和内容,教学可以安排以下教学流程:

    (一)分享与回顾。此环节是在学生前期自主阅读整本书基础上开展的交流活动,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原始阅读经验,分享课前阅读收获,激发学生的课堂交流兴趣,营造生本、民主、平等、宽松的聊书氛围;另一方面借助具有代表性和价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回顾,把握整本书的概况。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推荐的《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可以设计梳理生动故事情节的活动。学生汇报交流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部分内容:

      1.鲁滨逊的出生以及他违背父亲意愿三次出海航行去冒险的经历。

      2.鲁滨逊前往非洲贩卖黑奴,途中遭遇风暴,死里逃生,流落至荒岛,生活二十几年。

      3.鲁滨逊从荒岛乘船回到英国以后的生活。

      学生只有对整本书的故事内容有整体了解和大致把握,才能准确地进行梳理。这可以检验学生读书的效果,还可以引导学生呈现人物关系图,体会人物的性格等。

    (二) 聚焦与讨论。此环节,基于学生阅读兴趣,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即时掌握学情,从学生的共性问题出发,聚焦最关注的内容与话题,充分尊重生本。可以运用预测与联结的阅读策略,通过学生自主读书、小组合作、展开辩论等,感知主人公形象,提高学生能力。在聚焦内容的同时,引导尝试关注写法特点,进而引导进行文学赏析。此环节注重让每一位学生在自由、宽松、愉悦的聊书环境中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进而增长见识,锻炼能力,习得方法,升华情感。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推荐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课前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统计出学生“最关注、最想探讨的问题”。课上可以抛出“书中的主要人物阿卡、莫顿、奥萨”,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片段进行赏析、概括出人物形象,进行感情朗读,明确写作方法;也可以进行专题研究,如:尼尔斯的变化与成长;还可以分享一下阅读感受,如:读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受?根据不同选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合作学习要求:①重读:从书中查找依据或联系课外知识阐述理由,写关键词;②讨论:小组内讨论,商定一至二个最重要的理由,组间再交流;③汇报:派代表进行辩论,说明理由,汇报的时候可辩论、表演、朗诵、考查。

    (三)思考与提升。此环节,在关注重点内容赏析上进行类比迁移,通过对比读,谈发现,再思考,更深入地感受书的魅力,体现整本书阅读凸显“整”字的目标要求,引发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写法上生发更为深入、更具价值的新思考、新探究。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又引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课外阅读,充分体现从“课堂走向课外”的阅读教学理念。如在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分享交流后,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结尾思考: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用哈克的话响亮的道出了两个小伙伴的心声,那就是对“强盗”的情有独钟和对自由的向往。读此结尾,你有什么感受呢?让给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还要留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本书里的登场人物大多数至今还在世,并且富裕而快乐,将来也许有一天,再把这里比较年轻的几位故事继续往下说一说,看他们究竟成为哪一种人物。找出有关他们的文章再来读一读。或者是根据阅读情况撰写读后感,制作阅读小报、进行知识竞赛、评议阅读优秀的学生。

      四、精当把握“读后分享课”的注意事项

      读后分享课的课前学生要做些准备,课内组织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因此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读后分享活动的准备阶段,要提示学生回顾阅读的过程,整理阅读的收获,设计自己与同学分享的内容和形式。

      2.要强调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强调合作。

      3.在读后分享中,要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是组织的角色,只做适时的点拨、评价,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与切实的收获,进一步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热情。

      4.课的形式不拘一格,丰富多样。可以是内容的朗诵、表演,可以是阅读记录内容的欣赏,还可以举行擂台赛活动等。

      5.根据阅读情况,可以评荐“阅读小达人”等。

      总之,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交流分享课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交流,互动分享,又要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互动,能够通过交流分享有所思考、有所启迪、有所提高,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编后语:整本书阅读教学是统编教材增加的一个新课程内容,同样是语文教学的重心,但在教学中尚未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型比较单一,阅读的效率不高,探索并完善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应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探究的课题。我们要提高认识,探索建立以“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对学生阅读进行方法指导,把课内的语文要素点放在课外阅读中加以深化落地,将教材的能力点放在整本书阅读中进行实践转化。编写三篇文章的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研究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起步参考,希望各位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像研究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一样去重视、去研究,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和整合,整体优化语文教学,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运用中说“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
    梧桐雨_阅读 3,038评论 1 2
  • “孩子是父母的老师,父母因为孩子而成长。”这句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生活中是如此,学习中亦是如此。 儿子开始上...
    静夜慢慢阅读 24,078评论 1 4
  • 一、主要内容 《孤独的小螃蟹》是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快乐读书吧里推荐的阅读书籍。有2021年印制的和2023年印制...
    梧桐雨_阅读 11,750评论 0 3
  • 快乐读书吧 《孤独的小螃》课外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和学生一起交流阅读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梗概。 ...
    juanz娟子阅读 7,028评论 0 2
  • ​​童话故事,无疑是一个人童年时光最好的读物。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时光里,都有许许多多的童话形象陪伴我们一起长大,给我...
    青枣读书阅读 8,02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