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国的那一段历史:武侯诸葛亮的失误

       人无完人,金无赤诚,就算是诸葛亮也做不到完美。诸葛亮的形象凭借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成功向民众做了一波推销之后,他的声名遍及全国。这部作品既放大了他的忠义和智慧,也放大了他的缺点和不足。诸葛亮的缺点和不足不是常人会犯的错误,而是现代对那段历史有过了解的人都不会犯下对司马懿的低估的错误。

      尽管自刘备兵败之后,蜀弱魏强的局面就一直持续,但是并没有改变蜀国仍然保有一定实力的事实,不然也不可能在对魏国作战初期取得优势,而蜀国不能击破魏国的关键的确是鬼才司马懿从中作梗,如果不是司马懿鼎力支持的话,蜀国的北伐过程不会如此不顺利。

      在蜀国同魏国相持的战争中,诸葛亮在没有除掉司马懿的前提下就贸然兴兵,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战争的主动权一直掌握在魏国司马懿的手中。诸葛亮当年之所以不重视司马懿,或许是他名声尚且不高的缘故,或许是诸葛亮孤陋寡闻的缘故。诸葛亮在茅庐之中,知天知地却不知人,最终导致了他的惨败。

      当然即使只是知天地就决定了诸葛亮是近乎半神的存在而不单纯知识一个人,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想要成功却不知人是几乎无法实现霸业的。古代不像现代,如今的战争双方不管哪一方人才数量更多,一颗氢弹过去,管你什么事天才的谋略家,军队都会在顷刻间灰飞烟灭。

       如今的情境是科技主导战争,而当时的情境决定了人才必然是决定战争走向的主要力量。因此,每一个古代的开国君主都是知人善用的人,都是会用人的人和善于交际的人,他们能使得他们在臣子的心中树立一种信仰,让军队为他们效命而不背叛。

       因此,诸葛亮战略中的缺点大概就是没有示弱和派间谍混入魏国,以各种手段除掉司马懿后再行征伐,情报不足造成了诸葛亮无法把事情做到面面俱到,最可怕的还是诸葛亮识人不明,非要用马谡为街亭的守将,不过也说明了当时将才的匮乏,蜀中有力大将的缺乏,造成了诸葛亮冒险使用马谡。

       不过就算征伐成功,蜀国成功消灭了魏国,也不能确保刘禅能够秉承先人遗志,重新把大汉的旗帜树立起来,也不能确保民众能过过上他们不想过上的生活。如果不是先代刘备的忠义,和汉大统的名声,换言之,就是中国人安土重迁和重视回忆的情感的作用,其实不管谁赢谁败,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只要能使得他们物质上富足的生活,最终结局就是好的,他们会为之效命的,首先是能够让他们吃饱穿暖的人。

       在当时,大汉的恩惠已经消失了,失去了北方相应的群众,诸葛亮的北伐自然是不可能单方面成功的,就连诸葛亮能够在初期取得小胜,也是汉朝的余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做不好——故事就成为了事故, 是事故人就会因此遭受身心的痛苦。 做好了——事故就成为了故事, 出现的一些插曲反而会...
    琢玉书生阅读 1,090评论 0 0
  • 化妆师责怪我的泪花了他的妆 他并不知道 这妆本是我给眼泪试的的衣裳
    小谷幽幽阅读 1,558评论 0 1
  • 异想天开:该平台不同于普通的共享单车平台,不同于一般的平台,其本身不生产车辆,主要把私家自行车纳入其中,负责管理平...
    oceanljb阅读 1,832评论 3 1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