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乘客,你好,欢迎乘坐49路末班车,这是你的车票请收好。
车牌号:49路末班车
车票号:H20250726
车票价:1440RMB
经停站:摘抄站、回顾站、启发站
参考资料:《软技能》
摘抄站:
1)依照我的想法,人们不是不喜欢阅读,而是需要给阅读找一个理由,而我就是负责找理由的那个人。
2)大多数人的问题不是没有兴趣阅读,而是根本就读不完一本书。人们听完推荐之后会去买书,但买来之后通常翻几页就放下了。
3)如何提升阅读速度,如何记住主要内容,如何找到一本书的精髓部分——这些都不是人们迫切需要的阅读技能。人们真正需要的是读完一本书的能力,达成人生中的小小个人成就,然后需要很多个这样的成就,在它们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所谓的个人阅读习惯。有了个人阅读习惯,才需要找寻各种进阶技能。
4)阅读入门的定义:除了专业书和教科书,随意挑选一本书,无论是什么主题、哪个类别,你都可以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
5)所谓触类旁通,都藏在那些你不感兴趣的书里。所谓触类旁通,就是听听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这会让你收获各种不同的思考方式。你掌握的思考方式阅读,把它应用在其他事情上的可能性就越大。到后来,即便碰到两件看似毫无相关联的事情,你也马上可以知道它们的解法是一样的,因为它们思考的路径是一致的。反过来,如果你只读自己喜欢的某几个类型的书,你就是在用相同或者类似的手段反复解决同一类问题。都是同类,怎么可能旁通呢?
6)如果我们能够读得慢一点,仔细一点,认真理解少数几个伟大灵魂是如何思考的,就足够我们安然横渡人生的苦海,而无须在太多书上消耗时间。
回顾站:
《软技能》是得到创始人脱不花与罗振宇两位老师针对“软技能”这一个相同的话题,邀请不同得到系的老师采用书信体的方式进行回答自己对于“软技能”这一题目的看法汇集而成的一本书籍。不同的老师由于其知识结构、擅长的领域、思维模式的不同所写的关于“软技能”的内容也各不相同。
其中,和菜头老师所要教授人们的是如何阅读入门。有人可能会说,阅读不就是将一本书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嘛,这有什么难的。但现实生活中只字不差的阅读很多人都做不到,其中包括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场景是因为某个机缘巧合的缘故,可能是偶尔逛书店、看到周围人正在阅读某本书、短视频的推荐等等,买了某本书,在最开始的时候可能仅仅是撕开封面,翻阅过几页,之后就将其束之高阁,而从未将这本书完全读完。
而又因为某个机缘巧合的缘故,自己将之前尚未读完的书重新阅读,并且读完了,发现这本书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帮助和价值,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不早些时候,将这本书读完?”现实总是充满着无数的无奈与心酸。和菜头老师在这里就是提醒读者,阅读要入门,也就是除了专业书和教科书外,无论自己翻阅什么类型的书籍,都可以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具体的方法是,首先,先选取一本自己之前读不下去的书籍。这类书籍可能是与自己过去的阅读偏好严重不符,如,自己过去对财经方面的书籍感兴趣,一股脑儿地只读财经书籍,而突然买了一本历史类的书籍,由于不在自己的阅读偏好之内,而选择放弃。和菜头老师提醒道,真正能够拓宽人眼界的,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所乐于阅读的某类书籍,而是那些我们原本并未接触到的,甚至是有些反感的书籍。因此,在阅读中,切勿一上来就只针对自己所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而是要选择那些自己之前并未完全读完的书籍进行阅读。
其次,是给自己确定好一个阅读的具体页数,即每天要读多少页,和菜头老师的建议是3-10页,不能太多也不要太少,先选择一个毫无压力,无须调动自己太多意志力就能非常轻松地阅读页数。接着,在阅读一部分内容之后,重复反复地阅读这部分的内容,重复3-10遍。这是因为重复阅读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文本的熟悉度,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很多人在阅读不属于自己阅读偏好的书籍时,很容易因为读不懂而果断放弃,从而回到自己最初的阅读偏好上去,这种重复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建立熟悉度,让我们“读懂”,且反复阅读也能常读常新。
当我们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书籍门类,采用制定阅读计划,持续重复阅读同一部分的内容时,我们理论上可以阅读任何类型、任何专业、任何领域的书籍。而当我们阅读不同类型、专业、领域的书籍时我们实际上就掌握了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融会贯通的能力。
此外,和菜头老师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其实并不真的需要读很多很多的书,只需要反复阅读有限的几本好书就行。这要求读者不要将读书视为一种消费型行为,而是在阅读时思考作者是如何进行思考的,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考,小说的主人公性格变化的过程,转变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例如,在文章中,和菜头举了《悲惨世界》的例子,在阅读《悲惨世界》时最值得看的是冉·阿让的转变和警察沙威的死,从这两件事情中体察出作者雨果对于人、对于社会有哪些思考。
启示站:
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精在于作者的思维方式、故事背后所传达的人的思考、社会的思考。有些书要慢慢读,反复读,才能重新体会其中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