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济学的时候我想到一个陈年往事——小学的时候老师讲了个贪官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和珅)
这个贪官很聪明,身居高位。有一天他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对一模一样的瓷器(好像是瓷杯这样的)反正就很精美,很贵,价值连城这样。
结果聪明的贪官一把摔碎了其中一个。
老师说这是因为孤品更贵,价值更高……
那时候我觉得有些怪,但我认为老师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后来才知道世界是没有绝对对的事,一件事能有一堆看法。
我不知道仅剩的孤品是否能得到双倍甚至以上的价值,但是我认为在我这里它的价值大大降低——它甚至远低于原本的价值。
曾经的最大价值来源来自于“一模一样”,两件瓷器互相成就,但现在仅剩几件,它再是个孤品,再精美绝伦,但也只是妙在它的外表了。
“一模一样”没了……
我那时候很遗憾。现在我也很遗憾,这其实是个经济学问题,唯一大多数比唯二更有价值;而要体现东西或人存在唯一的特质,它的价值往往会溢价。
很多溢价和数量哪个更值钱,要看哪个更被市场认可。
嗯,环境决定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