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钱,是没了;做旋挖,要下笨功夫

心中有光,前行脚下有力量。

说有力量,年轻有活力,最有冲劲。

说到年轻,想到一句话:年少易轻狂,社会不惯养。

年少常无知,无知无畏,易轻狂。

在家狂,有父母惯养;

在外任性,自会有大哥“招待”。

近些年工程机械发展快,旋挖钻也不例外。

型号越来越全,机器越来越大;

小到迷你40旋挖,大到全球最大1600钻机。

打的孔径呢,小到房建0.5m桩、10多米深;

大到跨海大桥6.3m桩,钻杆能打190米。


发展快,原因有三。

一来,市场需求,

2008年的扩大内需4万亿促增长。

再者,项目助力,

2016年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总里程4万+。

最后,主机厂拉动,

营销人员给力,购机门槛降低;

零首付,提钻机;大项目,旋挖送现场。

当下,做旋挖钻机打桩,项目价格有点乱。


价格乱,一二三;

旋挖钻机多,设备好找,僧多粥少;

打桩工艺成熟,成孔效率提升,打的快;

钻机老板还款压力大,不做项目,难维持。

个人观点,一起闲聊。

当下现象,过去的件件积累,存在即合理。

说到合理,想起得到《伯凡·日知录》的一句话。

是的,物竞天择的眼下,“剩者为王”。

打桩行业竞争大,旋挖产品多创新。

发动机开启国四时代,动力偏向低碳模式。

国内市场足够,不缺做大的土壤,太多产品全球最大。

市场竞争利为先,少的是做精吃透的心态。

多少产品,完全实现了国产化?

太多产品,为设备稳定,配件进口化;

如发动机、主卷扬、泵、马达。

是心里没底、还是国产不行?

打桩,和做钻机产品一样。

快钱,没了;做旋挖,要下笨功夫。

一句话:慢,即是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