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父亲节有点特殊,一是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二年了,按生肖纪年整整一个轮回,曾经无数次梦见父亲,没有生前的威严和大脾气,有的只是慈爱和细心;另一个特殊是儿子也成为了父亲,我们家有了新的传承。
都说“隔辈亲”,我算是真真体验到了。从看到小孙子的第一眼,我感觉自己的生命像延长了一样,他嫩小的身体我会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孙子诞生后,我开始忙碌起来,从没有做过饭的我“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做饭的“工作”,当然“做饭”只是其中的一项工作,我曾经总结过在孙子出生的第一个月我有30多项“工作”要做,像外出采购、做饭、打水、倒垃圾、打疫苗、洗奶瓶、拿快递、打扫卫生等等,当我把“开窗、关窗”也当做一项工作时,引起了老同学们的笑声,但当我解释:孙子出生的第一个月正是初冬,儿媳妇和孙子身体都很弱,被风吹着不行,但室内不通风又不行,所以要不停地开窗、关窗,还要有“眼力劲”,随关随开,一天不知要开、关多少次,说得他们都很信服。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意思是当家里添了个小孩子,家里就没有闲人了。
今年父亲节,事先没有和我打招呼,儿子和儿媳提前给我准备了礼物。知道我喜欢打乒乓球,儿子给我买了个直板的天花板—许昕蓝标,相比我原来用过的球拍不知要高档好几倍(我自己花钱真舍不得);儿媳为了少让我做顿饭,给我和妻子买了喜来登的自助餐券,有烤肉、有大虾,还有西点。我真的非常感动,感动的不是礼物的贵重,感动的是他们孝敬、真挚之心。此刻,我切切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亲情的珍贵和父慈子孝的和美。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威严的父亲,但平时儿子还是和他妈妈交流多,和我交流少,发现身边有儿子的朋友大都是这样,我也觉得很正常了。儿子成家以后,我更是说的少,做的多,我觉得他们年轻人学历高、见识多、思想新,我们在家庭也应该退居二线,默默地做好后勤服务就行了。我觉得冰心说得很好:“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都说“父爱如山”,我觉得这段话是最好的注释。今年的父亲节,一位球友老大哥在朋友圈里这样诠释父爱:“有一种爱,不善言语,却顶天立地;有一份情,无声无息,却为你遮风挡雨!”他的这段话,获得了好多朋友的点赞,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更难得的是一位来自内蒙草原的90后球友这样评价父亲:“小时候讨厌父亲(小时候揍我),然后开始理解父亲,慢慢自己成为父亲,结果发现不如父亲,真正长大后才发现自己超越不了父亲(因为他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下肩膀上承担整个家庭的重任。)”一个90后的年轻人能有这样深刻的认识,真的很难得,我见过很多比他大的年轻人还在“啃老”,并且“啃”得很“踏实”、很“实在”。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是《诗经·小雅·蓼莪》篇里的一段话,可见感恩父母之爱是亘古以来最朴素、最纯真的感情。孔子在《论语》中更是将“孝”做为做人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出则孝,入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人性中那些真善美却在不断被自私、贪婪蒙蔽,更多的人为了金钱和利益不择手段,甚至父子、兄弟姐妹之间也形同陌路。忘记了“本”,“道”也不会走入正途,这些人到头来只能成为谋钱的机器、满足吃喝玩乐的肉体而已,离成为“人”的境界越来越远。
父亲节、母亲节只是一个仪式,生活中也确实需要一种仪式感,但愿这种仪式能唤起人们内心的良知,而不要只是商家的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