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之行

作者\金果

    有一种温暖,叫雪中送炭,有一种爱心,叫母仪风德,有一个远山的县城,叫马山,马山有一个学校,叫特殊教育学校。

    那是一片风光秀丽,山林翠绿的远方。

    而今,我们满怀激情,行进在通往这远山的路上。2019年元月3日,由市总工会刘东方副主席、市劳模艺术团黄旭东团长带领着我们。从城里奔向这山的深处。


  群山环绕,连绵不断。尽管我们是冒着深冬的寒风冷雨,我们一路上唱着歌儿,朗读着诗歌。那是一片风景秀丽、瑰丽迷人的远山啊!可是,我们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观光,而是为山区的特殊孩子送温暖送健康的行动。

      在我们的欢歌笑语中,不知不觉来到大山的怀抱。当汽车在一所山脚下的学校大门停下来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整洁的校园和排着整整齐齐队伍的100多个特殊的孩子,我们把带来的大包小包的慰问品卸下车,慰问品是崭新的冬天的衣服,羽绒衣,鞋帽,运动服共110件,羽毛球和球拍共10副,还有我们亲手编织的150多条围巾。

这个特殊学校的孩子是多种民族组成,学生们有汉族、瑶族、苗族、壮族,多数是没有自理能力,行动不方便的,如聋哑的,智障的,弱智的,手脚残缺的,他们来自这座县城方圆九十多公里的边远山区,大多是家庭贫困,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孩子。


  当我们把衣物送到孩子们的手上,把亲手编织的一条条围巾分别围到孩子单薄的身上时,孩子们可爱的脸庞如花朵一样绽放,一股温暖的气氛充满整个校园。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笑容是那样的灿烂,我们围起来的那不仅仅一条围巾,而是给予孩子们生命的支撑,更是寄予这群特殊孩子学业的希望。


我们离开学校的时候,纯朴的孩子挥动着小手,追我们到大门口,一路叫着阿姨好,依依不舍目送我们远去。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共有教师26人,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整个大山都是他们的校园,平时在学校里的学生有117人,另外还有因特殊原因不方便出门在家里呆着的孩子有76人,不能上学的孩子,就由教师们送教上门,老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徒步走在交通不便的山路上,远的镇如:永州镇有92公里,金钗镇、加方镇等最近的也有20多公里,边远的山区,因路远,送教上门一天只能到两个家庭,老师们就这样循环往复的,不辞辛苦,翻山越岭,爬山涉水,特殊的学校也成就了特殊的教师,由于孩子生理上的特殊,教师们的教育也与正常的教育有特殊的要求,特殊的孩子需要特殊的关怀,教师除了耐心的一次又一次的教孩子们读书、认字、算数外,还教会他们生活自理的方法,区分各种生活用品的使用,区分各种食物食用,水果的样子等等,还有亲情教育,懂得对爸爸妈妈的爱。


校长给我们介绍说,这学校从2002年建立以来,迎接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心人士,他们来到这里看望孩子,送来学习和生活用品。

    听了校长和老师的介绍,我们越发对这山区更加的热爱,遥望山里表现着的生命和赋予生命的精神,更感置身于特殊教育事业而作出贡献的老师们。他们不忘初心,不求回报,在一桩桩感人肺腑的事中,在大爱无疆的面前,只觉得我们今天的到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离开特殊学校,我们迈开的脚步是那么的轻盈,我们所有的行为,是出自内心的一片真情。重温今天的活动,那是延播爱的希望。

    在这人世间的事中,许多的过往,终究随着时光的远去而被人淡忘,而这座特殊的学校,不会被淡忘,更不会被社会淡忘!我们相信,今后还会有许多许多像我们今天一样的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不远千里,行进在这爱心的路上,人们会把爱的火炬传递,让真诚善良人性的光芒普照人间大地。

劳模艺术团宣传组

2019年1月3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片稻田在我的脚下游走 一株株穗子低垂着头颅 那些细长的稗草 扭动着腰肢在人们的 视线里招摇 午饭时我端起白米饭 ...
    西风瘦水阅读 299评论 0 1
  • 今天想到了一副场面,背影。其实自己早已忘记了朱自清描写背影的内容,但是那副画面在脑海依旧清晰。 背影在我的画面是孤...
    乱码七糟阅读 196评论 0 2
  • 先写一下今天的小确幸2018.11.1 1、早晨一杯蜂蜜水。 2、今天吃到了猪蹄,有点咸,不过吃过了就不会一直念念...
    禾子季的季阅读 1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