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与环保》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环保的核心就是合理地使用资源和减少资源浪费。而浪费会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出现,不但会以物质资源形态的浪费出现,常常还会以时间资源形态的浪费和精神资源形态的浪费出现,因此,合理地使用我们的物资资源、时间资源和精神资源,减少浪费,常常都能带来环保的效果。
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①
不同的习惯决定了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必将带来不同的环保效果,并且,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其所带来的环保效果的差异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大。
首先,让我们看看不同的习惯所带来的物质资源消耗差异的情况:
【案例1:细心惜物PK粗心马虎】
小丽和小军是一对夫妻。小丽是一位有着细心惜物习惯的人,而小军则是一位有着粗心马虎习惯的人。
●自搬到新家几年后,小丽一直使用着搬到新家时办理的第一张门禁卡,而小军由于丢失过两张门禁卡,已经开始使用新补办的第3张门禁卡了。
●两人同时买的拖鞋,小丽穿的拖鞋几年后仍然完好无损,而小军穿的拖鞋一年后就穿坏了,只好又去买了一双新拖鞋。
●两人同时去装裱的手机贴膜,3年后,小丽的手机贴膜仍然完好无损,而小军的手机贴膜由于划伤和摔伤,已经换过3次了。
●每次出门旅游时,小丽都自带水杯,当杯中的水快被喝完时,她就会在路途中可供水的地方把水加满,既省钱又环保。而小军则由于不习惯带水杯,因此,常常需要在路途中买瓶装水喝。
从以上几个例子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习惯所带来的环保效果各不相同,小丽的习惯自然比小军的更环保,长此以往的话,其环保效果的差异更会是大相径庭的。
不同的习惯不仅会影响物质资源使用的情况,而且也会影响时间资源使用的情况。好的习惯有利于提高时间资源的使用效果,减少时间浪费;而不好的习惯常常会降低时间资源的使用效果,从而带来时间浪费的。
好的习惯提高时间资源使用效果的一些情况:
●一位有早起习惯的人,每天早起1个小时,一年365天,就能多出整整15天的时间。这些时间无论用于锻炼、学习、还是工作,都会有更多收获的。
●做事情条理性强的人,常常能用更少的时间把该做的事情做完,或者在等量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这也使得他们能拥有更多的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资源,用于自身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自制力强的人,往往能排除各种诱惑和干扰,把更多的时间资源投入到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中去,减少时间浪费,因此,更利于目标和计划的实现和完成。
不好的习惯降低时间资源使用效果的一些情况:
●拖延的习惯。拖延从来都是人的时间资源的大敌。有些人的目标和计划之所以没有实现,常常是因为人所养成的拖延习惯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资源,使得用于目标和计划的时间不足,从而造成目标和计划难以实现。
●做事的条理性不强。这常常会浪费我们许多宝贵的时间资源的。例如,我们每天都要去寻找和使用各种东西,餐具、食品、衣物、书籍、各种办公用品、锻身用品等等,如果东西摆放杂乱无章、缺乏条理性的话,那么,大量的时间将会被浪费在寻找各种东西上。
●“好奇心强”,易分心。经常被手机、电视、新闻,娱乐、游戏等事物干扰,从而使得自己的时间碎片化,降低了自己时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价值。
最后,好的习惯还有助于人发挥自身的才能和潜力,使人的精神资源得到更好地发挥和运用。例如,在人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每天坚持多努力一点的人,与每天少努力一点的人相比,其后来的差距将是巨大的:
(来源:百度文库,励志公式每天进步一点点,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27日)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所言:“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②
摘录①来源:教育就是培养习惯_百度文库2018年12月10日
摘录②来源:习惯的力量_百度文库4页发布时间: 2017年06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