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是耳熟能详,人人会唱的儿歌。还有句俗话:宁可没有当官的爹,也不能没了讨饭的娘,说明妈妈对于孩子多么的重要,妈妈的怀抱对宝宝多么的重要。我通过带两代两个宝宝也有深深体会。
第一个宝宝是我女儿,当时一岁半左右,因为妈妈上班家里没人带,让外婆带回老家月余。在老家患了急性扁桃体炎,高烧39度,外婆带孩子去医院输液治疗,孩子大哭大闹,护士更不能做到一针见血,一旁看着心疼的外婆跟护士 吵了起来。我得知情况后,立即把孩子接了回来。宝宝见到我的第一刻,立即投到我的怀抱再也不肯离开。记得当时我要去买汽车票,让她跟外婆坐原地等待一会,只见孩子怯怯的眼光一直追随着我,生怕又丢了妈妈。回到家我再带她去医院继续输液治疗,这次所不同的是躺在妈妈的怀里给护士阿姨扎针,不哭不闹,护士也更容易一针见血,孩子顺顺利利完成整个输液过程。
还记得女儿长到三岁左右,发现了眼睛上眼皮下长了个小粉瘤,我找到眼科主任就诊,当时的眼科主任回答:这么小的孩子要全麻下手术,我没有同意。后来我满怀信心的告诉一位年轻的眼科大夫:我搂抱着三岁的女儿,她可以不哭不闹局麻下配合手术,这位大夫相信了我的说法。那天我换了手术室衣服抱着宝宝进到手术室,把她放到手术床上,一直搂着她,跟她说着话。医生开始消毒铺洞巾,我搂着宝宝躲洞巾里,然后手术开始了,我只需要搂着她,抚摸她,她没哭也没闹坚持半小时手术结束。包括后来的拆线,都只要妈妈搂在怀里,宝宝都能很顺从的配合着,不哭不闹。医生一直夸这宝宝真好,真乖!其实真正起作用的是妈妈的怀抱。
妈妈的怀抱,在孩子整个成长中都很重要,胜过千言万语的抚慰。我家女儿一直到离开妈妈外出求学,美好的每一天都是从妈妈的怀抱开始,每天早晨我会按时轻轻的呼唤她起床,然后把她从睡意朦胧中搂进怀里坐起,她幸福的睁开双眼,没有怨言的按时起床,就此养成按时起床不睡懒觉的一生好习惯。
不要吝啬妈妈的怀抱,孩子长大了也需要。上学了考试分数不理想,不高兴的进门,妈妈拥抱一下吧,投进妈妈的怀抱,她可以倾诉、可以哭,此时妈妈的安慰也更会恰到好处,她低落的情绪也将会很快平复。记得已经高中时代的女儿,因为一次数学竞赛以一分之差与奖无缘,回到家我明显感受到了她不佳的情绪,不用问,伸开双臂吧!已经大姑娘的女儿也立即心领神会投入我的怀抱,呜呜哭起来,诉说起来:一分之差无缘得奖!我听完立即高兴的说:女儿好厉害啊,没有出去辅导,没有专攻竞赛还能取得这么好成绩已经很了不起了,妈妈为你点赞,人家得奖是下了很大功夫在竞赛上。(给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她听完也觉得非常有道理,很快也心理释然,写作业去了。
再说说刚刚出生21个月的外孙女,从她身上也已经看到宝宝对妈妈怀抱的渴望、对妈妈的依恋是任何人无法取代。(每天的视频无法取代)外婆从她出生五月起除了中途短暂三个月外,一直协助妈妈带她,一岁半后妈妈有不得已的事情要离开宝宝70天,这70天外婆更是24小时伴随她,陪吃陪睡陪玩,她似乎也表现非常依恋外婆,还口口声声说:不去爸爸妈妈那里,要陪外婆、陪外公。但当我带着她回她自己家见到阔别70天的爸爸妈妈时,我彻底明白了:妈妈的怀抱永远是宝宝最最温暖幸福的港湾。回来后的第一周分分钟要跟着妈妈,时时刻刻在找着妈妈,晚上怕我再陪她睡觉,早早跟我道晚安,中午直接哭着拒绝陪我午睡。原本我还担心习惯了外婆陪睡觉,妈妈回家可能会抗拒妈妈了,事实是相反,对妈妈的依恋永远是第一位的。
从我带两代孩子看出:妈妈的怀抱是孩子最需要、最温暖、最幸福、最治愈、是任何人不可取代的。从孩子出生那刻起她最熟悉的就是妈妈的心跳声,妈妈陪着睡觉最踏实,躺妈妈怀抱最幸福。宝妈们你们十月怀胎辛苦了,可宝宝降生了更必须继续辛苦至长大成人,是你们的责任,也是孩子的需要。想成为妈妈,就成为一位合格的有责任有爱的妈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