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武则天的大名,不论信不信佛教的人士,都知道这一位大名鼎鼎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尼姑还俗做皇帝的人,也成就了武则天和佛教的因缘。
童女捧沙献佛
相传佛陀在世时,有一天托钵行化,在路上遇见一位太妹型的女孩子,与一班小孩子在路中堆沙嬉戏,她远远看见释迦佛率领弟子们鱼贯而来,她就半开玩笑半认真的用双手从地上捧了一棒土沙,走到佛陀面前,往世尊钵内一放,世尊居然接受她的沙土供养,大弟子舍利弗实在看不下去,心想这女孩岂有此理,怎么可以用沙土向世尊开玩笑。在路上实在忍不住,就问世尊道:“世尊,刚才那个女孩子,把沙土放进你钵内,你为什么让她胡闹?”世尊微笑的说:“你们不知道,此女千百年后,因缘成熟,要在东震旦国为王,这时如不受她沙土供养,她将会破坏佛教的,这样让她种此善根因缘,她将来做皇帝时,会保护佛教弘扬佛法的。”有此因缘,所以在武则天王朝,对佛教尽力推动与弘扬。
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武则天是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女儿,太宗召入后宫为才人,那时只有十四岁,当时想不到将来的女主就是她。太宗驾崩后,因为她是姓武的女人,所以就把她送到感业寺落发为尼,则天落发披剃后,还规规矩矩过了四五年的青磬红鱼的生活,高宗登位后,有一次到感业寺行香,一见钟情,就于永徽五年诏入后宫,封为昭仪,第二年又册为皇后。
则天造字,作开经偈
武则天也是天纵之才,她也没有好好读过什么书,她不但能问政治国,而且自己造了十八个字,武曌的曌字,就是她所造的十八字之一,她不但虔信佛教,而且精通佛理,她作了一首赞叹大乘法宝的四句偈,千百年后的今天,成为佛教徙诵经的“开经偈”,我们每天在未诵经文以前,要先念四句“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就是武则天所作的“开经偈”,其它如翻译经论,度僧弘法都是尽力协助,武则天掌政时,对佛教的弘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武则天的题材,被翻拍了无数遍,至今依然红火不减当年,连瓜子脸的范爷也要来凑一把热闹。也难怪,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曾是独伴青灯古佛的尼姑,这样的人生大起大落,可谓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
其实关于武则天与佛教的因缘,还有很多有趣的注脚,够人咂摸。
一、洛阳佛像的宝相庄严,武则天是蓝本?
武则天与佛有缘,最好的注解,是龙门石窟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
外国人很喜欢卢舍那大佛,觉得它的微笑像蒙娜丽莎,很神秘。许多老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到洛阳,甚至只为了看一眼这个“东方的维纳斯”。在老外们满意地欣赏卢舍那的微笑的同时,热情的导游十有八九要告诉他们一句话:这尊宝相庄严的佛像,乃是按照武则天的相貌建造的。
导游这话,国内有很多专家学者支持,当然,也有不少较真儿的人提出异议。可以肯定的是:卢舍那大佛与武则天最直接的关系,不是它与她像不像,乃是它的“制造成本”里有她的“赞助”。武则天曾捐了两万贯脂粉钱,以助扩建奉先寺。
二、武则天与佛,前世已结缘?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释迦牟尼佛带着众弟子外出化斋,遇见了一群小孩。这些小孩正在路边玩沙子,忙得不亦乐乎,对佛祖的大驾光临视而不见。只有一位长得很可爱的女孩子,半戏半真地从地上捧了一捧沙,走到释迦牟尼面前,将沙子放在了佛祖的饭砵内。释迦牟尼客气地接受了这份特别的施舍。
大弟子舍利弗挺诧异,心想这小毛孩太过分了,竟敢用沙子戏弄佛祖!于是就问释迦牟尼:师尊,刚才那女孩子如此冒犯您,您怎么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任由她胡闹?释迦牟尼微笑道:此女千百年后,要在东震旦国为王。现在我若不接受她的沙子,将来她会试图去破坏佛法。我接受了她的沙子,让她结下善缘,她将来做王时才会弘扬佛法。
东震旦国,指的就是中国;那个用沙子戏弄佛祖的小丫头,自然是指武则天。这个传说意在告诉大家,武则天与佛教的缘分乃是前世注定。
三、武则天生母杨氏,差点当尼姑?
武则天能与佛教结缘,她的生母杨氏要负首要责任。杨女士长得非常美丽,身材苗条,面若芙蓉。可叹如此美女,不爱胭脂水粉,却对佛教情有独钟。据说,她的志向是当一名女居士,一辈子侍奉佛祖。为此,她甚至立下誓言,甘愿当一个女光棍。后来因其父母强烈反对,这才嫁作人妇。此事说来好笑,却也不足为怪,以当时的社会风气来看,佛教代表的不只是一种人生信仰,更是一种流行。
洛阳着名文史专家徐金星老师在《洛阳白马寺》里写道:“隋唐两代,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植之下,我国佛教进入鼎盛阶段。”诚如此言,佛教经过汉魏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隋唐,已经由一种域外宗教,发展为中国式宗教。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是在尼姑庵里出生的,对佛教很有感情。他统一天下之后,大力弘扬佛法,兴建了不少寺院。据说此君的所有活动必与佛教发生联系,就连每日上朝,也得拉个和尚伴陪左右。有其父必有其子,杨坚的儿子——隋炀帝杨广也是佛祖的“粉丝”。杨广犯有“弑父”的罪名,总的来讲不怎么不孝顺,在尊佛、礼佛这方面,却颇有乃父之风。他自称佛家弟子,以洛阳为中心推广佛教,度僧、写经、修寺、建塔,对佛教的亲近和重视,简直无以复加!
皇帝喜好佛教,必然会影响到皇亲国戚、内外大臣和普通老百姓。到了唐代,佛教进一步兴盛繁荣,渐渐地,佛文化成了一种高级文化,拜佛、信佛成了一种高尚活动。正是这样的社会氛围,造就了杨女士这样的铁杆信徒。
话说杨女士变成了武夫人,信仰却毫不折损,经常带着武则天出入佛寺。在母亲的影响下,武则天对光头的僧人和木鱼的声音产生了浓厚兴趣。《大云经·疏》称“神皇幼小时已被缁服”。
后来,武则天入了宫,当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这段时间,她虽说不能像小时侯那样随意出入佛寺,却有幸见到了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和尚——玄奘!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取经归来,太宗在洛阳宫仪鸾殿设宴接见,武则天侍立在侧。期间,玄奘畅谈异域风情和佛法、佛性,使武则天的心灵受到了一次纯洁的洗礼。
再后来,唐太宗病逝,武则天被发配到感业寺当了尼姑。从皇宫到古庙,日子开始自然不太习惯,吃的、穿的、用的都没宫里好不说,更难耐的是青春寂寞。还好武则天幼时读过佛经,也算是半个信徒了,此时重习经文,专修佛学理论,佛法反倒成为她的安心乐事。如此几年过去,命运逆转,武则天爱情、事业双丰收:她不但与太宗的儿子——高宗李治旧情复燃,在佛学上也有了一定的造诣。
四、武则天笃信佛教,让儿子出家。
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武则天修习佛经,虽有被迫无奈的机缘,但她确实从佛法中获得了受益,故还俗回宫之后,继续热衷佛教,甚至打开国门崇佛兴教。
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已成为高宗皇后的武则天,又一次见到了玄奘。已经33岁的武则天,登上了高高的城楼,观看玄奘迎接御制慈恩寺碑的场景。这一年的11月,武则天生第三个儿子的时候难产。她笃信佛法的力量,就派人给玄奘送去一领袈裟,并许愿道:“若怀是男,平安之后,愿听出家。”后来她果然生下一男,就是后来的中宗李显。武则天信守诺言,孩子满月之后,她立即把玄奘请来,举行仪式,为儿子赐号“佛光王”。又过了一个月,她请玄奘为孩子剃发受戒。
有人戏称武则天此举乃打开家门迎佛教,何止!武则天不但是打开家门迎佛教,还打开宫门迎佛教、打开国门迎佛教呢。
高宗身体不好,武则天帮他处理朝政,渐渐大权在握。高宗死了之后,武则天想当女皇,但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男尊女卑,女人当皇帝没有先例,缺乏舆论支持。也是天遂人愿,恰好佛教经典《大方等无想大云经》(又称《大云经》) 有女身成佛的教义,武则天灵机一动,叫来心腹,密授机宜。
此后,薛怀义带头组织了一个10人宣传小组,向武则天递呈《大云经·疏》,宣称武则天是弥勒佛下凡,可以替代李唐统治天下。
此事很快便弄得举国皆知。全国的善男信女似乎在同一时刻恍然大悟:啊呀,武则天应该当皇帝,这是天意,天意难违啊!于是,数万名群众聚集洛阳街头,游行示威,闹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把武则天“革”上了皇帝的宝座。
五、武则天崇佛,缔造中国文明高峰
武则天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她利用佛教的影响当上了皇帝,便要利用皇帝的权力为佛教谋福利。
唐高祖、唐太宗因本身姓李,与道教的祖师爷李耳同姓,将道教奉为第一宗教。武则天一上台,马上将“道先佛后”改为“僧道并重”,明令“自今以后,释教宜在道法之上,缁服处黄冠之前”, 用官方正式的行政命令把佛教的地位置于国家第一。
为表对佛祖的崇敬,武则天把自己的尊号定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意指弥勒;至于“金轮”,特指佛教中的“金轮王”。与“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这个尊号相对应的,是一系列盛大的礼佛行动——
武则天划拨专款,整修各地寺院。不但修,而且建,一时间,国内佛殿骤增,“殿堂佛宇,处处皆有”。与此同时,她积极组织专家翻译佛经。薛怀义被委派到洛阳白马寺当住持,监译南印度僧人宣释梵文。不少得道高僧,被奉为皇帝的座上宾,武则天亲率百官礼拜神秀大师,封其为国师;并请法藏等多位佛教高僧入宫问道,待以师礼。一时间,佛教高僧成了社会名流,走到哪里,哪里欢迎。
为了进一步提高佛教在民众心中的形象,武则天还下令在洛阳造了一座天堂,用以贮存佛像。据说这天堂高达100多米,是整个洛阳城最高的建筑。天堂里供奉着一座罕见的佛像,“其小指犹容数十人”,比卢舍那大佛还要高大威严。可惜这佛像和天堂一起毁于岁月流年,此等壮观景象如今看不到了。今人专程到天堂的遗址(今唐宫东路与定鼎路交叉口)游览,只可见到一个巨大的圆坑,坑壁两圈青条石,似为当年的地基。
武则天还曾命人在邙山上筑造大佛,以让佛眼俯视洛阳。这座大佛,如今业已无踪。洛阳境内,与武则天有关的佛教建筑,似乎只剩下了奉先寺,只剩下了那尊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为了卢舍那,武则天不惜捐出自己的脂粉钱,为了佛教,武则天不惜撒钱。
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常在洛阳举办无遮大会。无遮大会乃佛教布施僧俗的斋会,“无遮”是梵文的译音,意为佛教信徒无论尊卑贵贱,均可以无遮无拦,平等参与法会。武则天在举办无遮大会时出手大方,为哄抬气氛,制造人气,她特命太监在会场上撒钱10车,让人抢拾,以致每次开无遮,都会因拥挤践踏伤人。
武则天还鼓励寺院开设戏场,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佛经教义表现出来。每逢新戏开场,观众络绎不绝。每年正月,万国来朝,洛阳端门外、建国门内布列戏场,绵延八里。从黄昏到清晨,演员们纵情表演。
她举办的这些活动,使佛教文化逐渐世俗化、民俗化。在她的特别“关照”下,佛教成了“武周”的国教;洛阳,成了佛教的圣城!但武则天文化兴国并非只为单一的个人“迷信”,更有借佛教思想来积功累德、安抚人心的国运策略。后人评述,武则天远比唐皇室孱弱的子孙更具眼光与能力,她继承了贞观之治的“太宗遗风”,唐代正是通过武则天时期的治理,才有了随后的开元盛世。
武则天是天纵之才,她也没有好好读过什么书,却不但能问政治国,而且自己造了十八个字,武曌的曌字,就是她所造的十八字之一。她虔信佛教并非徒有其表,而是精通佛理,她作了一首赞叹大乘法宝的四句偈,千百年后的今天,成为佛教徙诵经的“开经偈”,我们每天在未诵经文以前,要先念四句“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就是武则天所作的“开经偈”,其它如翻译经论,度僧弘法都是尽力协助,武则天掌政时,对佛教的弘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因为历史记载和小说的描绘,武则天往往被塑造成一个淫秽不堪的女人,不断遭到口诛笔伐。但实际上,她的智慧在佛法中受益,超越群生,她也知道一个女子作皇帝,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故而在死后留下一块无字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任由后人评说,而她,已然这样招招摇摇、当仁不让地走过了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