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是一笔无价财富
今天是2019年11月20日,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然而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让我深刻领悟并且明白,陪伴孩子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作为老师或者作为家长,我们谁都能明白:一个孩子从普通变成优秀,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引导与坚持。只有如此孩子才有可能,但不一定,从普通变成优秀。同理,作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要变成一个普通的人,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作为家长,洞悉孩子的变化,理应成为一件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早年,在我刚毕业那会儿,单位没有住房便被安排住在镇政府。那时有一个在镇政府上班的临时员工与我同住一间房。他跟我讲过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令我一辈子都不能忘记。他作为一个乡下孩子,从农村初中考到省重点乐平中学。高一时成绩仍然非常优秀。从高二开始,因为没人看管,便跟着同学慢慢喜欢上了进游戏机室,最终荒废了学业。后来后悔不已。试想如果有家长在身边陪伴,孩子变坏也许就没那么容易了,或许哪天就能够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我自己初三那年,因为一节体育课与同学下象棋,遇上了棋逢对手,于是对下象棋上瘾了。每天偷偷地瞒着父母背着自制木板大棋盘去学校,一心想着下象棋。整整背了一个星期。然后,突然醒悟,如此下去那还了得!于是便不再背象棋盘去学校了。如果,不是父母在身边,也许醒悟就没那么顺畅了。
今天午饭后,妻子笑着问儿子:“什么时候能考回原来的位子?”“你看我这成绩,还能考回去吗?”儿子答道。我听出了一些不对劲,儿子怎么突然有泄气的想法?
上星期,都没有这种想法,怎么突然有这种想法了。在这九年级实验班中,儿子八升九的成绩在班级排名第15位。本学期月考降了一些名次,这次期中考试又降了一些名次。似乎退步太厉害,但我们没有太紧张。而且上星期儿子也说了,这次考试简直就是犯傻,平日不该犯的错误,这次全犯了。数学150分的满分才考了101分,但题目都会做。只是错在细节考虑上。英语有10分竟然涂卡涂错位置了。物理虽然只扣5分,但是也都会做。化学也是一样,才79分,理应也能考个90多分的。只是语文,真不好说,才106分,确实不够好。这还确实是一块硬伤。
妻子继续问道:“以前初中时你不是说不能考到班级前5名,结果八升九不是考了第三名?”儿子有些委屈,似乎有些气馁:“你又说这话!?”居然眼角沁出了泪水。我一看,这不对呀!这是发生什么了?
还好,爸妈在身边,这也许就是陪伴最大的意义。父母有机会发现、洞悉孩子的变化,这比什么都强。犹如一颗树苗,正欲长歪,却能够得到及时修正,这对于树的生命成长意义来说,或许是无价的。至于,对于孩子成长的路上,孩子有不良想法,能被家长发现、洞悉,并被予以引导,这意义是无法衡量的。而这一切,都取决于父母的陪伴。陪伴孩子,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不要忘记,自己曾经的优秀
从六年级到八年级的三年初中生活,儿子成绩还是比较平稳的。虽然去年这个时候,也是期中考试,数学考得差的离谱,才49分。那一次,的确震撼到了我,当即写成一文——《孩子的事业是我们最大的事业》。作为父母,我没有过多责备孩子,而是帮助他分析各科成绩,以及自己所可以达到的高度。
三年中,成绩整体上是往上升的。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八年级最后一学期。面临八年级升乐平中学九年级实验班考试,这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也是最期待的最重要的一场考试——远比中考重要多了。虽然很是希望儿子也能考上九年级实验班,但也是很难说的一件事。
上半年八年级六月份月考的时候,儿子考得出奇得好,班级第4名,年级第34名。这样的成绩,对于乐平二中每年八升九大约录取一百余人的背景来说,那是非常不错的,这意味着考乐平中学九年级实验班是必然的事情。当时,能取得如此令人振奋的成绩,着实让妻子与我幸福了一把。当天晚上,妻子给我打电话之后,我丢下正在学习的网络心理咨询师课程,当即写就一文——《这一刻,笑靥如花》。
随后的学期期末考试,儿子的成绩又回归了正常,班级11名,年级100多位。对于这样的成绩,从大概率事件来说,能考上九年级实验班的机会,还是有的,但从理论上来说概率应该不大。
于是,作为家长,我只能摆正心态,或者说已经接受了不能考上的结局。但,仍有一种期望——那就是,如果孩子能够把会做的题都作对的话,那还是很有可能考上。所以,就看孩子能否超常发挥,把会做的都做对了。
八升九考试于7月1日与2日进行,8日出的成绩。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意料之中。儿子这次最重要的考试,却发挥得最好。居然考出来三年来最好的成绩。班级第三,高出录取分数线15分,于是,兴奋之余,我写就一文《逆袭,成全千回百转的幸福——幸福一刻,生命中的最美珍藏》。
这种幸福,足足温馨了整个暑假。虽然,好得出奇或许是一种侥幸。然而这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潜力。
生命价值,把潜力转化为实力
一个人的实力往往是可见的,然而一个人的潜力却是不可估量的。
儿子自从六年级以来每次考试失利,我大都会跟他分析各科成绩。会尝试着把他会做而又做错失去的分数,把它虚加上去,给他一个分数与排名期待。这种期待,不是虚无缥缈的,是可以达到的,前提是用心把它做对。我想,这样就能给孩子,一个目标,一个比较实际的目标。
就说这次期中考试吧,虽然失利,考得很糟糕,但我仍然相信孩子说的话。我就尝试着计算孩子可以期待的分数。数学考了101分,但题目都会做,只是错在细节考虑上。于是我给他一个期待分140分。英语考了105分,有10分竟然涂卡涂错位置了。考120分还是有希望的。物理虽然只扣5分,但是也都会做,就不加分了。化学考得不好,才79分,理应也能考个90多分的。给个期待分92分吧。只是语文,真不好说,才106分,平均分都109呢。如此算来,数学加39分,英语加15分,化学加13分,语文勉强加个3分,这样一来总共可以加个70分,恰好在班级排名15位。也算保住了八升九的成绩。或许有些不易,但还是有比较大的希望的。
我把这排名15位的成绩姑且称为孩子的潜力分,从理论上说,既然是潜力还可以期许更高一些。但为了不给孩子更高的压力,就以他自己最好的成绩作为潜力目标吧。我想,这并不没有抬高,应该比较恰如其分了。那孩子平时考出的成绩就姑且称为他的实力分吧!当然这次期中考试,也太离谱了。英语涂错卡的10分,还有数学,就如儿子自己所说,试题中所有挖下的“坑”,平时都不跳,这次居然全跳进去了。那就折半吧,以24分计算,那也得在原分数486上加上34,得520分,在班级排38名。嗯,这38名就姑且认定为他的实力排名吧。
潜力排名15位,556分,实力排名38位,520分。这36分,或许就是孩子努力的空间。记得初中三年,孩子也就是为了那20几分的努力。赢得这20几分,就能轻易跨入班级前10名,甚至能进入班级前5名。事实证明,在八升九的决定意义的考试当中,他以540分,高出分数线525分15分,最终顺利进入九年级实验班。恰恰也就是这二十几分的力量,彰显了潜力股的意义。
36分,是将潜力转化为实力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生命的意义。人生生命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如何把潜力转化为实力。
儿子不知何故,竟然在妈妈的询问下,表现出了极不对称的表现。听上去,完全是失去信心的样子。并且,很有真实的意味。居然眼泪顺着眼镜架流了下来。坐在侧边的我,近在咫尺,看得尤为真切。说真的,我很是莫名其妙。于是,我意识到了问题。
“你怎么就考不上去呢?”我在一边莫名地问道。“你知道二次函数有多难吧!”儿子像是倾诉,又像是埋怨。我心想,上星期,儿子表现得很是乐观,咋会变成这种态度。凭着我多年的感觉,我马上意识到,要么他受到了老师或同学的言语有意或无意伤害,要么自己遇上了难题,否定了自我的能力,迷失了自我的目标。
于是,我慎重起来。我说:“你就是这样——自己会的,就是小菜一碟,容易得不得了;自己不会做的,就难得跟鬼一样。一点都不实事求是。你现在觉得二次函数难,要么,你就是没有用心听课。或者说没有认真对待。你知道哪里学得不好,就要多花时间把它弄懂弄透。不要怕,要发挥自己的潜力。一个人,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就拥有了一切。没有人可以阻挡我们变得更好!除非是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儿子不说话。
我知道,这时儿子需要我的鼓励。我继续说道:“一个人的潜力是巨大的,也是无法估量的。你奶奶跟我们讲过一个真实的事情。那是你婆婆在世的时候,因为家里发生了火情,需要把家里东西往外面搬。于是你婆婆和小婆婆两个妇女把一缸几百斤的米竟双手抓紧缸沿搬出了几十米远。事后,怎么也搬不回来了。”
“还有,公元前490年发生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生的,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菲迪皮得斯的士兵回去报信。菲迪皮得斯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当他跑到雅典时,已喘不过气来,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这就是马拉松长跑的由来。40多公里的路程,竟一口气能够跑下来。虽然付出的代价很大,但是却足以说明一个人的潜力是巨大的。”
“就拿你爸爸我自己来说。在去年参加张文质写作研修班之前,我不可能相信自己一年下来能够写几十万字的文字,也不可能相信自己每天能够坚持。如今事实证明一切,我每天能够坚持,并从中找到写作的快乐,写作已然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成为内心的一种自然需要。所以说一个人潜力是无法估量的。相信自己就可以克服一切。而我们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把潜力转化成实力。”
相信自己,便能成就一切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够战胜自己,就能够战胜一切。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够主宰自己,主宰自己的世界。因此当我们相信自己,也就能够成就一切。
学习是我们成就一切的途径,努力是我们成就一切的保障。努力加学习,就会让我们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没有人可以阻挡我们变得更好,除非是你自己。
去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学习。在学习的第一天,张文质老师便对我们满怀期望,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出书的人。在第一天去张老师家大院的时候,因为人多,我们乘坐大巴去的。又因为我与张老师座位离得近的原因,闲谈中张老师便给我定了个出书的时间——两年,那便是2020年10月。虽然我或许出不了书,但我却相信别人的相信。于是我便把2020年10月当成我出书的期限。
正是因为这,我便尝试写作,并且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如今一年多过去了,仍然在坚持着。写作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因为有了目标,因为有了期待,因为有了相信相信的力量。正如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时做起事来就会有一股往前冲的蛮劲。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了比自己期望更高的目标。如此才可以触动自己,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有一句话叫做:你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有多牛逼。
在2018年至2019年跨年之夜,跟着张文质写作团队举行了一个跨年朗读会。在朗读会上,很多人定下了自己的年度目标。我也如初生牛犊,定下了自己的2019年度目标:阅读书籍30本,码字40万字,书稿1~2本。这样的目标对于我自己来说,按道理来说是无法实现的。然而正是因为给了自己的目标,这一年当中正在努力的去实现。
时至今日,离2019年结束还有一个多月的日子。我想这个年度目标还是有望能够完成的。尤其是关于书稿的目标,有点耐人寻味。从理论上来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由于前一段时间申报省骨干教师。于是我结合着课题研究,将所写的东西进行了一下整理。居然整理出了一本260余页的书稿。虽然这本书不够出版的水平,然而对于我来说,却有了第一本自己可以称之为书稿的册子。这或许是一种小小的奇迹。而且另外一本书稿的目录已经形成。按照我的理解的话,按照这个目录写下去,这也应该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当然离出版还有一定的距离。当我们有了属于自己书的时候,我想总有一天会有出版的日子。因为我们每一天都在进步。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所写的书也会逐步完善,总有一天会被付诸印刷之时。
因为我们努力了,因为我们做了,我们便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纠正自己,不断踏出更加铿锵有力的步伐。为了更加注重提高写作的水平,因此对明年阅读的方向、方式与数量做了一些调整。
正是因为,写作成为了自己一种习惯,因此在日常教学当中对一些感悟、感想就会形成文字,而这些文字就能够让我们在论文评选当中获得一些名次,能够充实我们的教育生活,同时也能够让我们随时有文章在期刊上发表,从而夯实我们人生,让我们跻身于优秀的人队伍之中。
只有当我们相信自己,并为之努力,便会拥有自己想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