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庙里的老住持和7个弟子知道。7个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觉得将来把衣钵传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光大佛法。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见了。
老住持问7个弟子:“你们谁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会怪罪。”弟子们都摇头。
7天过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说:“只要承认了,念珠就归谁。”但又过去了7天,还是没人承认。
老住持很失望:“明天你们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第二天,6个弟子收拾好东西,长长地舒了口气,干干净净地走了。只有一个弟子留下来。
老住持问留下的弟子:“念珠呢?”
弟子说:“我没拿。”
“那为何要背个偷窃之名?”
弟子说:“这几天我们几个相互猜疑,有人站出来,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再说,念珠不见了,佛还在呀。”
老住持笑了,从怀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这名弟子手上。
“有人站出来,其他人才能解脱”这是这名弟子站出来的初衷,他不在乎自己将会受到的惩罚或者待遇,在乎的是别人的解脱,因为猜疑已经让大家无法和平相处了。
有多少人因为一句“人言可畏”
而改变自己的初心?
有多少人因为一句“流言蜚语”
而放弃自己的选择?
有多少人因为一句“悠悠众口”
而舍弃自己的良心?
其实,
越是在乎别人的眼光和看法,
越是不自信的表现,
你认为呢?
如果真的行得正坐得直,
即使三人也不能成虎,
因为事实摆在那里,
因为你的心如此坚定。
在你内心什么是最重要的?
有人说事业重要,
有人说道德重要,
有人说成就感重要,
有人说自由重要,
然而在很多人心中,
面子最重要:不能在人前展示自己不完美的一面;不能接受别人的不认可;不能接受当面的否定。“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成了最真实的写照。
说到这里,很想感慨一下母爱的伟大,结婚前有哪位女士想到自己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众宽衣解带?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可是做了妈妈之后,面对饥饿的孩子,多少母亲确确实实这样做了?(在母婴室还不健全的前几年,这种现象很普遍。)
你能说她们不害羞吗?
你能说她们不怕别人指指点点吗?
你能说她们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吗?
没有哪个女人不爱美,
当下的她们,
只是一个母亲。
当下的她们,
内心最重要的是孩子。
回到最初的话题,
面子重要吗?当然重要
现代的人们穿衣打扮,妆容发型,
处处都有爱面子的痕迹;
可是面子重要到值得舍弃所有吗?
仔细想一想,
是不是也没有重要到那种程度?
过与不及皆为病,
适当的注重,
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过度的注重则变成了生活的负担,
继而有可能升级到生命的负担;
完全不注重的人,
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敷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