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孔庙很多,但都很冷清,老百姓一般也不去孔庙,按理来说,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圣人应该经常被拜一拜的,起码高考前夕孔庙的香火应该旺盛才对。可是孔子似乎跟民众走得很远。清朝的孔庙的确冷清,因为那时候老百姓是进不去孔庙的,能进的都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或者是当官的,再愚蠢的乡下人也知道孔夫子是干嘛的,只是当年的体制不让老百姓跟孔子接近。
曾经有一段时期,孔子是被老百姓所青睐的,尤其受女性欢迎。《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就有孔庙,经常有妇人去孔庙求子,而且当时的孔庙还有孔子之榻,据说是孔子睡过的床,前来求子的妇人,要脱了衣服去床上躺一躺,应验的几率会大大的增加。后来魏孝文帝改革,追求汉化,对孔子也是非常尊敬,感觉这样的做法轻蔑了圣人,于是下诏禁止妇人入孔庙。后来随着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孔庙也就越来越神圣。到了清朝,在特别尊孔的满人手里,孔庙更加的神圣、肃穆,但也更加的冷清,平时都是大门紧闭,鬼都见不到一个,可怜孔老夫子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能享受一下冷猪头,孔庙本应该成为学术交流的地方,就因为太正经了,没人愿意去。
我们实在理解不了,当年北朝的妇人为何喜欢去孔庙求子,而且过程还带有点色情味道,类似的情形,后世只有在淫祠,如五通神庙这样的地方才会发生。孔夫子一个大男人怎么就变成百姓眼中的送子观音了呢?莫非是因为他是野合而生,特别具有性方面的暗示?民间的事情,没道理可讲,当年老百姓的想象力也是信马由缰。他们还曾把伍子胥庙演绎成五撮须相公庙,把杜甫(杜拾遗)庙演绎成十姨庙,并塑造了十个美娇娘,所以认定孔子能送子也不奇怪!
中国百姓造神拜神有很强的功利性,一方面制造一些无厘头的神怪出来,无端的供奉,比如车神庙;一方面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名人,努力将他们改造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并赋予自己需要的功能。比如观音菩萨由男变女,然后再变千手千眼,无所不通;关云长一辈子看不出跟钱有什么瓜葛,最后居然变成了武财神;林夫人,一个官家太太,变成妈祖,海上第一女神。所以,孔子也不会轻易被放过,按这样的思路开发出一个送子的孔子出来就没什么好稀奇的了。
但是为了统治的需要,民众的想象力被统治阶级扼杀,孔子也被束之高阁,与老百姓接触太多孔子就失去了严肃性、神秘性,就正经不起来了,道学家没法装正经,皇帝也不好端着了,不端着,政治的假面就挂不住了,好些冠冕堂皇的话也不能说了。
孔庙,非冷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