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写作的恐惧

        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张老师又在CCtalk上面开讲啦!作为张老师的脑残粉,当然不会错过啦。中午午休醒来,刚好收到app发来的开课通知,立马点进去,张老师那熟悉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手机里流淌出来。

      每每到这个时候,我的耳朵和大脑也自动切换至听课模式,自觉地屏蔽外界的干扰声音。张老师的课仿佛携带着某种天然的磁场,会把同频的人吸引在一起:一起交流、共同表达,一起思考,共同写作,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下午第一讲的主题是《如何破除写作的恐惧》。现场,张老师从6个小组中分别选了一位代表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在写作方面,埋藏在心里最深的恐惧。有的老师说是因为“怕人看”,有的老师说是“没话写”,有的老师说是“缺少素材”,还有的老师出现了短暂的“写作枯竭期”……

        张老师依次将老师们请上台,一个一个简短地采访,耐心地聆听每位老师的生命故事。最后归纳小结道,其实,大多数老师对于写作的恐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少持久鼓励。童年时期,长期积累的情感堵塞造成言语堵塞,言语堵塞久了就造成思维堵塞。慢慢地,文字就不能自然地从体内生长出来了。 情感堵塞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心理学家汉斯·约阿希姆·马茨的著作《情感堵塞·民主德国的心理转型》中。

二、缺少刻意练习。受到的训练太少了,写得太少了,尤其缺少的是有目标地去写。

三、缺少分享意识。因为总是害怕得不到肯定,所以很少主动把自己写的文字分享出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