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无关历史,也无关《三国演义》,只关乎《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以下简称《军师联盟》)的剧情。
咳,我要说的,不是司马懿怎么养马——虽然在这点上,他与孙大圣有着如此雷同的经历。我要说的,是司马懿藉由这次事件,成功地帮曹丕化解了一场危机,也标志着他的政治生涯正式开始。
事情是这样的……
曹冲夭折以后,本来教导他读书的徐庶看准机会,以“母亲年迈,望归故乡”为由向曹操请辞,但徐庶毕竟不是关二爷,曹操表面上答应,心里却是不打算放他们走的。
徐庶前脚刚走,后脚曹操就把曹丕叫来,让他安排人晚上就“下手”,不过曹丕还是比较感情用事的,回头就跟徐庶把这事儿给说了,让他连夜逃走。第二天曹操发现徐庶跑了,就派校事府的汲布去追,结果连汲布也跑了。
作为校事府的负责人,曹丕难辞其咎。一来,因走漏消息(这消息还是他自己走漏的),让徐庶给跑了;二来,派人去追徐庶,徐庶没追回来不说,还把追的人都搭进去了。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说的正式点,曹丕这叫“失职”,甚至“渎职”。
所以,曹操给了曹丕三天时间,让他把汲布抓回来,否则军法处置。事情到了这一步,其实已经变质了,或者说升级了,曹丕的罪责,在“办事不力”上,又加了一条“管理无能”。这件事如果处理的不好,轻则受罚,重则丢官,但跟另外一个比起来,这些都不算什么。
如果只把这件事看成是抓捕一个逃走的谋士的话,那就太小看曹操的胸襟和眼界了。讲真,此时的徐庶,对曹操重要么?基本不重要,曹冲已死,而徐庶早就立誓不会给曹操出一谋、划一策,留下他最多是养一个闲人而已。况且以徐庶的人格,既然已经保证了不再出仕,也不必太担心他会回到刘备身边,退一步说,即便他真的回去了,又如何呢?其时,刘备还寄于刘表帐下,掀不起什么风浪,而且曹操即将南下,说不定顺手就把刘备给灭了呢?
而且以曹操之能,断不会不知:1)消息会走漏,2)汲布不会把徐庶抓回来。那他是何用意?我们这样看,如果没有任何意外,无非就是牺牲掉一个已经毫无价值的棋子,顺带还能试探一下曹丕——看他到底心向着谁,会不会把徐庶放跑?如果汲布这一环也出了问题,而曹丕又不能将其抓捕归案的话,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来推动一个更大的计划。
什么计划呢?——立世子。
先简单交代一下背景。官渡之战之前,曹操就已经询问了郭嘉和荀彧对于立世子的意见,说明这件事他早有打算。官渡之战以后,曹操统一北方,升为丞相,立世子的政治条件已经成熟。但那个时候,他的几个儿子年纪都还小,曹丕14岁,曹植9岁,曹冲5岁,所以,曹操并没有急着立世子。郭嘉去世之后,赤壁之战之前,距官渡之战也已经有七八年了,《军师联盟》中的这段剧情,就发生在那个时候。
以一个父亲的身份来说,曹操最喜欢的是曹冲,其次是曹植,再次才是曹丕。说来奇怪,当时同为大军阀的袁绍和刘表,也是最喜欢幼子,后来在曹操向贾诩征求意见的时候,还被贾诩拿来说事儿,当然了,这是后话。
但以一个当权者的身份来说,选继承人可不能感情用事,毕竟,对曹操来说,更重要的是他的志向。其他曹操也知道,就目前来看,这三个儿子的火候都不够,特别是年幼的曹冲。什么样的人才是合格的继承者?——能够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的,才是合格的统治者。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曹操可能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这其中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这三个儿子,现在不仅完全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还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即使曹操不偏心,至少也应该让他们“公平竞争”吧?怎么办呢?曹操想到的办法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先来看看这三兄弟当时的情况。
曹丕,20岁,任五官中郎将,相当于“副丞相”,同时还统领校事府(情报机构),握有实权,这是他第一个优势。曹昂死后,而他的母亲卞夫人被曹操立为正室,曹丕既是长子,又是嫡子,按照传统,嫡长子是世子的第一人选,这是他的第二个优势。从剧中也能看出,朝臣们大都支持曹丕。曹丕自幼习武,七岁从军,虽然有其父提携,但也是靠军功一步步升上来的,在军中素有威望。三兄弟当中,唯有曹丕背后有军队支持,这是他第三个优势,也是剧中没有明确提及的、最大的优势。
曹植,15岁,善辞赋,才思敏捷,没有实权。凭借其才情,获得了以杨修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士族弟子的支持。同为嫡子,却是次子。最重要的是,他背后没有朝臣或者军队的支持。
曹冲,11岁,夭折之前,几乎没有资本参与世子之争(可能连心思都没有)。
如果曹操不插手,或者不出任何意外,世子之位,基本上就是曹丕的囊中之物了。不过,曹操始终觉得,曹丕并不是最适合继承自己事业的人,剧中有两处细节可以体现:其一,是在乱世用人的原则上,其二,是在官渡之战后,对于私通袁绍官员信件的处理上,曹丕的意见皆与曹操相左,曹操觉得曹丕太过“拘谨”,不能成其大事,反观曹植,就“大气”得多。
可能细心的观众注意到了,剧中有个情节与我们一贯知道的不符,即官渡之战之后,曹丕率先攻入袁绍府,是为了在曹操之前抢夺甄宓。而在本剧的设定中,曹丕和甄宓之间,好像并不是这么回事儿,但这个情节的存在,总该有点意思不是?撇开曹植与甄宓之间的事情,曹操之所以不高兴,是因为他这次既然带着曹植出征,本来是打算把攻入袁绍府这个头功让给曹植,让他在军中有立足之地的,不想却被曹丕捷足先登。
在察觉到曹植对甄宓有意之后,曹操当机立断,不能让曹植与甄宓在一起,以他对曹植的了解,如果真让他们在一起,必然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所以曹操做了两件事情,一是让曹植娶了崔琰的养女,二是把甄宓嫁给曹丕。当中有三个用意:第一,袁绍旧部大都是河北的名门望族,虽是归降,但其影响力不可忽视,是一股不小的政治力量,而清河崔家地位崇高,与崔家结成姻亲,就是给曹植找了一个实力强大的靠山;第二,斩断曹植对甄宓的念想,让他把心思放到正事上来;第三,挑起曹植对曹丕的争夺欲望。
单就这件事而言,曹植的眼光还停留在男女感情上,而曹丕却表现出了惊人的政治成熟。
至于曹冲,除了找来徐庶这个名师之外,曹操也少不了亲自对其进行教导。
反观曹丕,虽然他主动请缨执掌校事府,曹操也答应了,表面上看是曹操给予了曹丕更大的权力,实则是曹操权衡之下做出的最佳选择。其一,郭嘉死后,没有比曹丕更合适的人选来执掌校事府;其二,曹丕只是表面上掌管校事府,真正的实权仍在曹操手里;其三,校事府是把双刃剑,用好可以伤人,用不好就会伤己,这是曹操给自己留了一张牌,关键时刻可以用来制衡曹丕。
然后,关键时刻就这么到了——徐庶跑了,汲布匿了,曹丕尴尬了。
为何曹操这么急着要“削”曹丕呢?就是因为曹冲死了,如果曹冲不死,曹操还有大把的时间来培养曹冲,直到他成为世子的有力竞争者。然而曹冲一死,原本计划的时间点就不得不大幅提前,同时“三足鼎立”的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二虎相争”,其中一只还特别弱,曹操只得当机立断,选择削弱曹丕——毕竟短时间内,曹植是拉不起来的。
到这里,曹操的目的就出来了,通过这件事,证明曹丕“办事不力”和“管理无能”,让他失去因“嫡长子”的身份而得到的朝臣的支持,这样一来,曹植的胜算才能大一些。至于事情过后校事府是否仍由曹丕掌管,或者怎么用军法处置曹丕,这都不重要。
这一点,曹丕心里清楚,他也知道汲布在哪里,但是,他不能用这么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抓了汲布去交差,因为他还有一个诉求,就是要充实自己的队伍,首要目标就是要把司马懿招入麾下,如果汲布因他而死,以后就算司马懿愿意帮他,也过不了张春华那一关。同时,他也知道,汲布此举称得上仁义,如果真杀了汲布,百姓舆论那关,他也过不了。
怎么办呢?去问另一个明白人,谁?还在养马的司马懿。
司马懿在分析的过程中,点明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果这次的事情解决了,就意味着曹丕要和曹操转入正式对抗。他问曹丕是否愿意,曹丕选择了自己的理想。
下面,我们来看这件事中牵涉的利益方及其利益诉求。
曹丕:不能失去朝臣的支持,将司马懿收入麾下,不能背负不义之骂名。
司马懿:曹丕不能废,汲布不能死。
张春华:汲布不能死,司马懿不要卷入朝堂斗争。
汲布:最好能不死,死也不能连累司马家。
徐庶:我撤了,你们慢慢聊。
曹真:一定要保住曹丕,最好能找司马懿报个仇。
最后来看曹操。表面上看,曹操的目的是打压曹丕,让他失去朝臣的支持,以平衡他和曹植的实力。但是,曹操的最终目的,是要选一个有资格继承其事业的人,其志向要远大于他对曹植的喜爱,这一点,司马懿看到了。所以,曹操还有一个隐含的、可接受的结果,就是曹丕要能够证明他有能力摆平这件事,即便他知道这样做会让他们的关系发生变化。
那么好了,这件事,从根本上是有解的——曹丕能躲过去,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在各利益方的条件约束——既要让曹丕把汲布交出去——下,找到局部最优解——还要保证汲布不死?
讲道理是行不通的,求情多半也没用,需要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还要诉诸道德、情感、价值观。汉代讲什么呢?忠、孝、仁、义。第三方又是谁呢?绝不能是朝臣,曹操不会买他们的面子;也不能是军队,军队只听曹操的,而且一旦被曲解,局面只会更糟;那么剩下的,就只有老百姓了,作为统治者,即便只是装装样子,曹操也要把戏做足才行。
计划既定,接下来便接连上演了三出好戏:曹丕立仁义木;汲布现身自首;曹操义释汲布。此次“徐庶出逃”事件中,最大的赢家是曹丕,不仅没有失去朝臣支持,反而声望渐长,还得到了司马懿这个人才。其次就是曹操,曹丕证明了自己有资格争夺世子之位,同时也证明他有能力得到司马懿的帮助(否则曹操不会把司马懿交给他),而曹操自己顺带还了早年欠百姓的一条命,同时也博得了一个好名声。最后是司马懿,成为了曹丕的家臣,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从司马懿的这次职场“首秀”,能够从中总结出三条经验:
1、一定要把局势分析清楚,明白各方的利益诉求,找到下手的关键点。
2、利益诉求有轻重缓急之分,优先满足最重要的,必要时可以放弃次要的(张春华)。
3、在最重要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之后,有机会要弥补没有被满足的其他利益诉求(曹真)。
隐忍数年,司马懿终于出山。后面的故事,想必更精彩,咱们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