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术术堂(上)

01

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小城里,新开张了一家名为“术术堂”的中药诊所。诊所内部装饰典雅,木质的药柜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药材,散发着淡淡的草木香气。诊所的主人是两位性格迥异的大夫:白术和苍术。

白术是一位温文尔雅的青年,他正细心地整理着药柜,将每一种药材都摆放得井井有条。而苍术则是一个豪爽粗犷的中年男子,他大大咧咧地扛着一麻袋新到的药材走进诊所,豪迈地将麻袋放在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哈哈!新店开张,就该有点气势!小白,你这摆得太秀气了,病人一看还以为咱们这儿只治小病小痛呢!”苍术笑着说道。

白术略微皱眉,继续整理着药箱:“苍大夫,药材摆放整齐,方便取用,也能让患者安心。再说,治病不在气势,而在对症下药。”

就在这时,诊所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位面色萎黄、精神不振的患者走了进来。他步履蹒跚,显得十分虚弱。

“大夫,我这几个月总是吃不下饭,稍微吃点就腹胀,浑身没力气……”

白术示意患者坐下:“来,先让我把把脉。”他仔细地为患者诊脉,随后说道:“脉象濡弱,舌苔白腻,是脾胃虚弱、湿浊内停之症。”

苍术凑了过来:“嗯,湿邪困脾,得赶紧祛湿!小白,你这儿有厚朴、陈皮吧?再加点我特制的苍术粉,三剂下去,保准他胃口大开!”

白术摇了摇头:“不可!患者脾胃已虚,若骤然用燥烈之药,恐怕更伤中气。应当先以茯苓、白术、山药健脾益气,待脾胃功能恢复,再考虑祛湿。”

苍术不以为然地说道:“哎,你这法子太温吞了!湿邪不除,脾胃怎么能好?要我说,就该趁热打铁!”

患者左右看了看,有些慌张:“那个……两位大夫,我到底该听谁的?”

白术耐心地解释道:“调理脾胃如同修房子,根基不稳,贸然动土反而危险。您的症状需要循序渐进。”

苍术抱臂说道:“可湿邪就像房顶的积水,不赶紧清理,房子迟早要塌!”

两人对视一眼,气氛一时僵持。患者弱弱地说道:“要不……两位大夫商量商量?”

白术深吸一口气,提议道:“这样吧,我们可以折中——先用健脾的药为基础,稍佐一点苍术化湿,但剂量减轻,如何?”

苍术思考片刻,咧嘴一笑:“行!反正我的苍术药效够猛,少用点也无妨!”

患者松了口气:“那就麻烦两位大夫了!”

02

在“术术堂”内,白术正专心致志地整理药柜,而苍术则在一旁研磨药材。经过几个月的诊断,他们在城中小有名气。

不一会儿,诊所的门陆续被推开,一位患者先后走了进来。

第一位患者是一位年轻的孕妇,她扶着腰缓缓走进诊所,脸上带着一丝焦虑:“大夫……我最近胎动不安,夜里总是睡不好……”

苍术抬头看了一眼,挠了挠头,后退一步:“这个……小白,你来!孕妇我可不敢乱开药。”

白术快步上前,搀扶着孕妇坐下:“快请坐。让我看看……”他仔细地为孕妇诊脉,随后说道:“确实是气血不足导致的胎动不安。”

他转身从药柜中取出几种药材:“我用白术配黄芩安胎,再加点红枣养气血。温和调理,对母子都好。”

苍术凑近药方,看了一眼:“就这点药?要不再加点……”

白术坚决地说道:“孕期用药宜轻不宜重!”说罢,开始为孕妇调配药剂。

这时,第二位患者走进了诊所。他是一个壮年男子,走路一瘸一拐,显得十分痛苦:“大夫!我这膝盖疼了半个月了,下雨天更厉害!”

白术为他诊脉后,皱起了眉头:“这是风寒湿痹……苍大夫,这个你在行。”

苍术兴奋地撸起袖子,他诊察着患者的膝盖,肯定地说道:“典型的寒湿痹症!”

他豪迈地写下药方:“苍术配桂枝、防风,再加点我的独门药酒!保证三天见效!”

患者犹豫了一下:“这……会不会太猛了?”

苍术拍了拍胸脯:“放心!治这个我最有经验。要是没效果,我把招牌摘了!”

患者见苍术如此自信,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点了点头。


第二位患者走后,又来了第三位患者,他是一位中年商人,此时一进门便面色萎黄,显得十分疲惫。

“两位大夫……我这是老毛病了,胃胀吃不下饭,浑身沉重,看了好多大夫都不见效……”

白术仔细地为他诊脉:“脾胃虚弱,湿浊中阻……”

苍术同时把另一只手诊脉:“典型的湿困脾阳!”

两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我先来治!”

白术率先说道:“应当先健脾益气!”

苍术不甘示弱:“必须先祛湿!湿邪不除,健脾无用!”

患者见状,有些慌张:“那个……要不两位大夫都开点药?”

白术和苍术互相看了一眼,最后点头同意。

03

数日后,患者们纷纷回到了“术术堂”。

第一位患者——那位年轻的孕妇,满脸欣喜地走进诊所:“白大夫,吃了您的药,胎动平稳多了!”再给我开一点吧。

白术微笑着点了点头:“好的,我就给您开,继续按时服药,注意休息。”

第二位患者——那位壮年男子,健步走入诊所:“苍大夫!您的药真神了,膝盖不疼了!”

苍术得意地拍了拍胸脯:“那是当然,我的药方从来没有失手过!”

然而,当第三位患者——那位中年商人进来时,表情却愁眉苦脸:“两位大夫……我按你们说的,先吃了白大夫三天的健脾药,又吃了苍大夫三天的祛湿药……可还是没什么起色啊……”

白术惊讶地说道:“怎么会……健脾应该见效的……”

苍术皱着眉头:“我的祛湿方从没失手过……”

两人再次为中年商人诊脉,陷入了沉思。

他们决定想想新方子,让那人三日后再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清热凉血药: 1 生地黄=熟地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介绍地黄这味中药时,讲述了《崔元亮海上方》中记载的一个...
    随风20212021阅读 11,706评论 0 0
  • 芒硝外用20种新用途 芒硝咸寒,具有润下软坚、泻热通便、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本品有抗病毒、抗感...
    药生尘阅读 13,918评论 0 1
  • 古云:千方易得,一效难求。临床多年读过的医书不下几百本,初是兴奋,继是失望,拿到临床验证,全然不是那么回事,难得有...
    淡然若水_7987阅读 8,488评论 2 19
  • 张抗轻轻翻动着爷爷留下的那本古旧医书,纸页在手指间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医书封皮已经泛黄,边缘微微卷曲,书页上写满了密...
    龙乡读书人1阅读 1,033评论 0 2
  • 黄某,女性,48岁 就诊时间:2017.05.27 头晕12天,患者12天前出现头晕,头晕眼花,无恶心呕吐,无天旋...
    幸运草_3b1a阅读 4,8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