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隆重开幕,会议讲话精神如同一缕春风,吹遍南粤大地,为广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活力。干部作为政策的执行者、发展的推动者,应细读南粤故事,领悟奋斗精神,在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助力广东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信念,勇担高质量发展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特区在“姓资姓社”的质疑声中,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冲破思想桎梏;新时代面对科技封锁,华为公司十年投入超万亿元研发经费,用海思芯片与鸿蒙系统构筑科技长城。这种“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正是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战略耐力。如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经济下行压力犹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面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任务,广大干部要传承这股精神,将“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深植于心。
要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创新思维,开拓高质量发展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目前广东正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干部们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为广东现代化建设开拓新局面。雄安新区建设采用“数字孪生城市”理念,上海自贸区试点“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皆是打破路径依赖的破局之举。广大干部要进行从“追赶者”到“规则制定者”的思维跃迁,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环节的协同发展。一方面,加大对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勇攀科学高峰;另一方面,要搭建好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的桥梁,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要有“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务实行动,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干部们要时刻谨记“民惟邦本”初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让产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各级干部深入乡村,了解群众需求,推动乡村特色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在韶关市仁化县,干部们充分挖掘当地的特产,如石塘堆花米酒、丹霞贡柑、长坝沙田柚等,打造农产品旅游线路,带动了当地农业种植、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让他们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